橏五行属什么?
“椹”字,拼音为shèn;“葚”字的拼音是rěn、shèn或sèn; “棪”字读音jiǎn、yǎn或者 yan ; “棯”字读音是rěn “柿”字读音是shì “榧”字读音fěi “榛”字读音zhēn 这些字都带木字旁,属木材类。但其中有两个例外——“杮”和“栵”——它们的偏旁都是“示”(礻)。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原来,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示”当成与神联系的工具,当遇到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人们就认定是有神在暗示(示)他们,于是就用“示”作偏旁的字来记录这种信息。带有“示”的树名,多半都是神灵所爱的树木,如“杮”是指受到神灵爱护而长得特别优良的柿子树;“栵”指经过修剪的树杈(或灌木)。
其他带“示”的字也都与宗教有关,如“祭”“祇”“社”“祖”“祈”“祺”等。所以,从“示”旁的木字,基本上属于祭祀用的物品,如“祭品”“牌位”“神龛”等。 还有一种情况也容易导致带木旁的字出现音误——用同音字代替。古代很多带木旁的字,其本义都与“木”无关。因为这些字多是形声字,由“木”作形旁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则代表发声。由于古人没有正确的发音方法,很多时候都会发错音,以致后代人抄写时也照抄不误。以“楠”字为例,古代的读音跟今音差别很大,应为nuó。因为古代南方多楠木,所以“楠”字古音与“傩”同。又因“傩”字有驱鬼之意,所以“楠”字也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妖魔鬼怪,比如唐代韩愈的《祭鳄鱼文》中就有“鳄鱼知楠果香美可食”这样的话。正因为“楠”有这样的含义,所以后来写作“橪”,到明代才开始写作“楠”。另一个字“梒”也是如此,最初写作“杭”或“航”,因为与“杭”字同音同义,所以借用来表示“梒”的意思。现在读音hán。再一个例证是“枬”,这个字今天读zhān,但在唐代却是念zán。因为与“攒”同音,用以表示聚集之意。以后随着语音的变化才逐渐变成zhián。 总之,这类问题相当复杂,往往是多方面的因素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