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五行属性是什么?

武雅荟武雅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光”,从字面上理解是由“广”和“光”组成的;但此处“光”的含义不是“光线”“光亮”等引申义,而是本义——太阳。所以此处的“广”应理解为“广大的地方、宇宙”。 《说文》中对光的解释是:“光,明也。从广,表示天象;光声通。”段玉裁注:“凡光明而大,皆曰光。”(《说文解字注》)

根据这个解释,光属于“形”,而不是“色”,因为“形”是有形的,是可以被感知(视觉器官感知)的。而“色”则是由视觉器官感受的。 所以把光归入“形”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一些证据来证明光属“形”而非“色”。如《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六器”之“璋”(一种玉器)“以祀日月星辰”之说,清人贾彦璋疏云:“日与月俱有光彩,星无光华,故祀日与月用璋,祀星时用璧。……《春秋》公羊传曰‘王拜日’者,日有光彩,故礼拜之;‘王者拜月’者,月与太阳同圆,月无光彩,不得像日为人所拜。”这就是说,日月都有光彩,都可以用“璋”来祭祀;而星星是没有光彩的,所以只能用“璧”来祭祀。

再如《尔雅·释器》中有“琬琰,美石也。谓之琬琰者,言似璧而美。”郭璞注:“即今所谓暖玉者。”李贤等注:“谓之美石者,石质温润,自若碧玉。”这是说,一种名叫“琬琰”的美石,外表很像碧玉,里面很温润。既然美石“琬琰”外像玉,内具润泽,那么就可以推测它具有光的性质——像太阳那样明亮。

我把光归属为“形”。 光具有扩散性,可以辐射到四面八方,因此又具“阳”的性质。所以说光具有“阴阳性”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光是阴阳均有的。

丘桐萱丘桐萱优质答主

木火土金水为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产技术的了解,逐渐积累了许多关于植物生长、金属冶炼、土质优劣、动物习性和水的运行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又受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的限制,观察事物时往往只从表面去了解,不去研究它为什么这样和怎样运行的问题……所以就产生了木、火、土、金、水“五行”观念。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们在日常生产中最熟悉和经常接触的五种物质,中国古代科学家就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和相克相生的变化产生的,并据此来解释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根据这种观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木、火、土、金、水的相互依存、相生、相克中不断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