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奥部队有哪些?
先放图,防止喷子瞎说
中匈两国在1989年建交前就有军事交流,具体可以参看这篇 高赞答主已经说的很全面了,我再补充些细节。
驻奥部队是由陆海空三军组建的,分别对应山地旅、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航空营)。每个军种都有四个基础梯队,由于陆海空三军的任务不同,因此各有一支战斗预备队,作为全军的“种子”力量,随时准备替换受损或消耗较大的部队。其中陆军一个加强团约2500人,海军一个舰支队6000人,空军两个师4300人,合计约1.3万人,比1979年时约6000人的规模要大很多。这些部队的装备也是按照1985年中国军队制定的《对外作战武器装备方案》,优先保障进攻性武器,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大量使用,而高射炮甚至被配属到了步兵排,这一定程度上是借鉴了越战的经验,因为越南战场上空防任务很重,高射炮甚至下放到连级,配合14.5毫米高射机枪,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根据1981年外交部、陆军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我陆军部队出国执行任务的准备工作规定》,中国出兵国外执行任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须由我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签订明确协议;
二、必须以和平方式为原则;
三、所派部队数量和质量应使对方感到足够的威慑,并有利于完成预定任务;
四、应尽可能避免在我方兵力薄弱的地区执行任务,并在可能情况下,将我方兵力集中在一起,从而减少我方的暴露面积;
五、应在人力、物力方面做好承担较大损失的充分准备,以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各种意外情况。 同时,该规定还指出,为了便于同我方进行联系和交涉,对方应指定一名负责官员或者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加上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渐有松动,所以虽然外交部在原则上仍坚持不派遣现役军官前往任何国家,但实际运作中还是有一定灵活性,比如允许已退役的军官以民间人士身份出行。至于普通士兵,则一般是不允许单独外出,必须有正式公务人员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