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的意思五行属什么?
“赫”字,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由四笔书写而成。《汉字部首表》中,“赫”字在“示部”,根据五行理论,属于火,与“红光、光明”等含义有关。 《康熙字典》中则认为“赫”字的五行属性是“土”。 古人造字很讲究,一个简单的文字有时候会蕴含很深的道理或寓意。如“赫”字,从太阳,从赤,有“大”意,表示太阳很大、很耀眼,所以属火。而“昭”字,则是天亮的意思,自然属火。 而《说文解字·示部》当中解释“赫”的五行时却认为它是“显也”,即把事情表现出来让众人知晓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显也”的“赫”字五行却是土呢?许慎这里的“显也”显然不是指太阳的光芒四射,而是指把事物表面显露出来让人们看到。而许慎认为“示部”的字大多与祭祀或者告诉他人之事有关,这些内容自然与土地和土壤有关,因此“显也”的“赫”字就被归到了土行里。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有点让人云里雾里的感觉呢?其实古人造字是非常严谨的,他们给字赋予五行属性时也考虑到其中的形声字结构,以及字本身的含义。
比如“明”字,其偏旁“日”代表光明之义,属于火,而它的声旁“冥”则表示昏暗,两者互相配合,就确定了“明”字属火的五行属性;而“晖”字,日旁同“明”,故属火,而声旁“军”字,其本义就是旗帜,古代战场上,要竖起很多旗子,这就造成了“日光不耀于兵戈”的形象,所以“晖”字又含“光被遮蔽”之意,也就有了晦暗的含义,由此,“晖”字就被赋予了土的五行属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人所说的“五行之土”与现在化学中的元素“土”概念并不相同,它指的是自然界的事物分成的五大类(木、火、土、金、水),其中“土”包含了现在的“土地”、“泥土”、“砂石”等等,范围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