瑄五行到底属什么?
首先,“瑄”是一个繁体字(所以古代多用于汉字书刊),现在简化为“宣”; 其次,在字典中可以查到这个字的解释有两个: 一个意思是古代祭品之一[a kind of sacrificial offering] “大瑄,礼天”(《尔雅·释器》)——意思就是祭祀上天用的礼器。那么很显然这是从甲骨文或金文中演变过来的字形了,而且是从“献”的字形演变来的,因为祭祀就是奉献物品啊; 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这个字的意思就有点模糊和争议了。于是又出现了第二个意思—— 二是指祭品中的璧玉[Jade in an offering to the god or gods] ——这里的璧是双声叠韵词,古音相同,而玉在古代又是通假字,所以读如月。 可见,“瑄”的本义就是指祭品之中的玉器璧。
因此,既然“瑄”指的是祭品,自然是属于祭祀用的东西,其属性当然属于“礼”了!至于说“礼”属于哪一类,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呵呵呵 我查了一下,在《尚书》中有五处提到“以告瑄于上帝”(孔传:“上告以善道。”)、“用康乃心,以佑士师。(孔传:“谓使汝安其心,助士师之政也。”……)等等句子,说明周公旦在辅佐成王的时候确实将“瑄”作为敬上神的祭品了;而且在春秋时期鲁国的《三朝典录》中还记载有“元公作三朝之庙,以祀献公、僖公及文公”的故事…… “瑄”在古代就属于礼器的范畴。
最后,再说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变得那么复杂…… 因为现代人在使用繁体字时往往会忽略它的本义,以为只是字形不同罢了!就像我们看古代的匾额时总是能发现很多繁体字不认识的情况一样。。。其实要弄清它们的本义还是很容易的。我随便举个例子好了: 比如“宣”字的下面是个“言”字,但是我们现在只认得上面的部分——“寸”表示长度单位,所以我们只知道“宣”的意思与长度有关……却不知道它原来是指说话的声音很响亮。 还有“暄”字,我们以为“日”在上面代表太阳,所以它的本义应该是阳光照射的意思,却不知它是从“喧”来的,也就是把“喧”反过来写;再往远了说是从“暄”来的,即“取‘喧’声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