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五行中哪个属性?
《黄帝内经》说:“五藏应四时,阴阳亦相应,四时者,春夏秋冬,各有所刺,阴阳尽而有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曰春道生,夏得道,秋道消,冬道藏……此之谓也” (同上) “所谓四时八风之中虚邪者也” (同上) 根据这些说法,我们可以知道人的形体与天地一样也在运行着,所以五脏与四时、阴阳的关系是一样的。人感受了四时的变化,就会产生疾病。因此要祛除邪气就要顺从自然的规律去处理。那么这里的四时和八风指的是什么?它们对五行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黄帝内经》对此的介绍:
《素问·四时气》中说:“四时之气,更有伏阴伏阳,非子时平旦之气不可见也……” 在文中,作者把一日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段,其中夜半至平旦为阳气始至,故名“子”时;日入至于黄昏为阴气始至,故名“酉”时;夜半至鸡鸣为阴气尽,阳气始至;日入至于人定为阳气尽,阴气始至;而平旦至日中是阴气尽,阳气始至,日昳至哺时为阴气盛于外而未尽,阳气盛于内在而未盛,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是说一年365天也是依照这种规律来运行的。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时辰养生法。 所以可以这么说,一天24小时可以被分成四个阶段即四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着一个季节的一个月对应着的五天,从而组成了二十四节气里的二十四个节气及五日一候的六十个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节律,并影响着人的身体变化。 同样地,一年四季也可以被分成四个阶段,这就形成了以木火土金水为序的五运,每一年都可以看成是这五个属性的轮回周期之一。而这五个属性又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生命的呢?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