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厚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我第一个反应是猪,但经高人提醒,原来是牛!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人就“鱼之乐”展开辩论,辩论之中庄子和惠子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比方的神奇之处在于两人互相推辞对对方的指责——你不是说我不了解鱼的快乐吗?好,那我就不了解了;我不是你说得那种知道,而是真的完全不知道的意思。你不是说我没体验到鱼的快乐吗?好,那我就没有体验到了。
庄子和惠子的争论就这样陷入了一种互相推卸的泥潭里,这显然不是这场辩论最初的样子,因为庄子和惠子原本讨论的前提是“鱼乐”的存在,双方只不过是对“鱼乐”的理解分歧而已。而在这个比方里,他们却好像在讨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鱼乐”仿佛变成了两个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造成的。这样,本来清晰的问题被他们搞乱了。
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引起我的注意呢?因为我最近在读佛经,其中许多内容都被翻译成了“如是我闻……”之类的句子模式,这种模式显然是从《庄子·秋水》篇模仿而来的。这种句式首先承认了某个问题的存在(“如是”等于说“鱼乐”),然后再通过“我”或者“我们”的体验来证明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于我们的世界(“我闻……”).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把原先清楚的问题变得模糊不清起来,就像《庄子·秋水》篇中的惠子和庄子一样陷入了相互推卸的泥潭。所以,我觉得佛教借用这个格式,是在暗示着某种形式的“破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