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生肖属什么?
宋太祖乾德二年,诏置“国子监”,作为北宋最高学府。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太宗赵光义赐钱易书,令国子监印行《孝经》、《论语》、《孟子》,此书名为《四书》。 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太祖命翰林学士王禹偁撰《孝经新义》。雍熙三年(986年)八月,朝廷规定科举考试必须根据《孝经》、《论语》、孟子的主要思想命题作答。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月,翰林学士李迪等上言,称孔子画像及塑像应有尊号,应加“至圣文宣王”之称。十二月,真宗下诏称:“孔子生于周平王四年二月十九日,卒于汉文帝元年四月二十六日,享寿七十有三。”同时,御制庙额曰“褒贤”。 大中祥符五年(1012)正月,真宗亲自为孔墓除草,并命令各地祭祀孔子。五月,真宗封孔子为“灵圣公”。九月,加谥号为“至圣文宣王”。十一月,建孔氏家庙。
大中祥符七年(1014)九月,诏赐孔氏爵“崇儒侯”,此后历代宋帝对孔子及其后裔的封爵一直延续下来。 真宗还于天禧二年(1018)敕建孔林;于景德三年(1006)和十年两次从曲阜迁孔林祖宗墓到开封,并特给祭田。[5] 仁宗时,诏以孔子嫡裔衍圣公为国子祭酒。英宗治平四年(1067 年)十二月,诏令各路州府立学校,遣官讲学,教授生徒。神宗即位后,于熙宁六年(1073 年)颁行《三朝贡举条目》。元丰八年(1085 年)冬十月,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大观二年(1108 年)八月,徽宗敕赠孔子五世祖孔鲋为“滨国公”。次年正月,又敕封孔子为“微子开国弼德伯”。
高宗即位后,于绍兴十三年(1143 年)十月,亲撰《定孔庙仪注》。淳熙十四年(1187 年)闰二月,礼官奏请给孔子母颜氏加了“懿德夫人”的称号。
孝宗即位后,于淳熙十六年(1189 年)夏历二月乙亥朔,下诏追复周敦颐(字茂叔)、邵雍(字尧夫)、张载(字子厚)、程颢(字伯淳)、程颐(字正叔)及朱熹等六人的官职,并将他们的画像挂入钦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