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源自于古人的观察和认识自然、社会及人体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即“取类比象”)。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主要有五种元素构成:金、木、水、火、土。它们各有其性;各有其用;相生相克。
在五行之中,木代表生机、火代表炎上、土代表稼穑(种植之意)、金代表收敛肃降、水代表滋润向下。而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恰好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于是古人就提出了“五行五脏”的病理学基础——“五脏苦燥”“五脏喜润”。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舞蹈治疗是一种“湿”的治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所有舞蹈的基本要素都是运动、静止、空间、时间这四个基本因素构成的。 而这四项基本要素的“属性”分别为:动(阳)、静(阴)、上(阳)、下(阴);外(阳)、内(阴)。由此构成了“动静阴阳”四个层次。 古书有云:“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也就是说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人体本身还是外界环境,任何事物都同时具备这四种基本要素且互相制约,彼此转换。
在人体而言,凡是上下的运动都属于阳性,如四肢的伸屈、转侧以及腹部的鼓胀收缩等;凡是左右的运动都属于阴性,如胸背的调整、旋转等等。而在阴阳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即:动为阳中之阳,主动;静为阳中之阴,主被动。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所有的运动都具有双向性、抗逆性和可重复性,都能够对体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正向的又是反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由于舞蹈是以人体动能为基础,通过肢体动作来实现的,并且具备阴阳动静四要素,故此可以认为它属于“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