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传怎么看?
作为在科传工作过两年的员工,对科传的某些做法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虽然不完全是科传的错) 先说科研: 科传的科研水平实际上是很高的,很多项目都是国内领先甚至世界领先的,比如李振声院士的杂交牛技术,王春芳研究员的耐盐碱水稻,曹卫星副院长的作物遗传育种等等。但是科传是一个事业单位,这些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生产力有很大的难度。并且科传作为一个科研机构,经费不足问题一直存在,影响了科研的进程。
接着说待遇: 科传的工资水平在同行业里属于偏低的。尤其是刚入职的年轻人,工资更是低得可怜。这一点可能和中央单位有关系,要按规定来。 但是!!!科传作为一个中央单位,福利待遇是相当好的,特别是各种补贴和各种奖金(项目奖金、绩效奖金等)发到手的钱是不少的。而且科传没有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发生。
最后说发展: 科传的发展现状确实不够理想,资金不足,研究经费紧张。但这不是科传的问题,是国家科学院的问题。作为在科传基层的工作者,能感受到的就是人浮于事,推脱责任,中层干部的水平也让人不敢恭维(当然也有优秀的)。
国家科学院应该是全国科技界的最顶层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单位,其办事效率之低真是让人感觉无力吐槽。国家给的钱不少,每年几百亿的经费,但就是发挥不了作用,搞不出成果来。科研人员待遇不高,但是腐败现象却触目惊心。
现在国家对科技领域的投入是越来越多,但真正能用到科研上面的似乎并不多,层层扒皮的现象非常严重。有很多的项目最后都变成了买设备,买材料。真正的研究花费少之又少。
公司主要从事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印刷,以及基于大数据加工分析的信息服务业务。
公司2020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公司全年在版号减少15%的情况下,发稿品种数增长3.1%,销售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全年实现经营利润4.3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利润总额2.57亿元,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26%。2020年出版业务共完成图书品种14,730种,总码洋60.47亿元,销售收入20.54亿元,较上年增长4.58%;全年完成发稿19,045.9万印张,出版重点品种153种,科技学术类图书品种占比达62.3%,科技图书码洋占比达到55.8%。
公司2021年一季报披露,报告期内,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10.1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48%,营业成本17,431.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41%,营业利润11,107.9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6.34%,利润总额11,094.56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20.22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0.29%。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是由于2021年一季度公司重点教材教辅图书的征订和供货工作基本安排在3月底结束,受此影响公司一季度教材教辅发行政策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营业成本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收入同比下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