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行由什么判定?
五行的原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宇宙中的万物可以分为五个大类。这五大类对应着五种颜色,即青红黄白黑。而这五色又分别对应五脏、五官、五季等。从而推演出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用这些关系来指导人们的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以达养生、治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行的性质: 木:生发、向上、舒畅、条达;土:生化、承载、受纳;金:肃降、收敛、清泄、收敛;水:润泽、向下、阴寒;火:温暖、升发、外散。
自然界中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现象,它们作用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中医理论常“治未病”,预防为主,多通过气候的调节达到目的。如夏季炎热,人们容易上火导致疾病,这时就要注意防暑降温了。 而五行则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对五行特性进行约束,使其顺应自然规律。在春季和冬季,五行分别呈现出“生”的状态。此时要顺应木生火的特性,注意调养心脏。而夏季则属于“长”的阶段,此时五行应呈现“生土”的特性,注意养脾胃。秋天气候逐渐转凉,五行应呈现“收”的状态,要注意调养肺气。到了冬天,自然界的阳气收藏,万物都休眠状态,人体也需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调养阳气。
判定人五行的方法有:
1、八字五行断法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不多作描述;
2、姓名学五行断法
这个在传统姓名学中有详细论述,不再详述;
3、音律五行断法
“宫商角徵羽”,五音配五行。
4、周易演卦法
这个就是最复杂的方法了,涉及到河图、洛书、后天八卦图、周易等,一般都会找人占卜。上面的这些就是关于人的五行由什么来判定的知识介绍。
人的生理组织器官,精神意识情感等,都可以用五行来归纳和表述,并以此来说明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纵、横两个方面的五脏系统。横的一面,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上下的生理组织器官分属于五脏,划归五行,从而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纵的一面,将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意识、情感相合,归五脏于五行,从而构成一个以心为主宰的五脏一体的有机整体。
同样,自然界的各种物质现象和运动变化,也都可以用五行来归纳和表述。自然界各种物质及运动变化着的现象,其气一分为二,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再分阴阳,演化无穷。其质分为五,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类。这种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是万物存在和运动变化的根源。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五行”又称为“五材”、“五常”、“五事”、“五德”、“五材”、“五动”、“ 五行”等,其所指内容,虽然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其性质和特点没有根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