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锡的五行属什么?
锦和锡都不是五行之一,而是两个不同的偏旁部首。 锦(金):本义指彩色鲜艳的花,如“锦葵”、“锦鸡”;引申指精美的丝织品,如“锦上添花”“锦屏”。古代称刺绣为“锦”。 锡(金):本义指金属元素,如“锡矿”。引申指物体因受力而变形,如“锡箔”。又用作姓。 二者目前都常作姓氏用字。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诫子书》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他山之石,可以泐玉。——《庄子·天下》
6.他山之石,可以行颂。——《汉书·礼乐志》
7.天作之合,佳偶天成。
8.良辰美景,吉日良辰。
9.百年修得共枕眠。
10.天生一对,地设一双。——元关汉卿《窦娥冤》
金。
关于锡字的甲骨文有两种字形,(1)字象以斧或凿敲击玉石,玉石被击裂之形,其中的“厈”即“击”字,是省形;(2)字是在“厇”的下面加一横线,表示玉石在被敲击后裂出纹路。两种字形的共同特点都是表示以金利器击玉石,所以给它注音时,以“金”为声符,而隶化后就成了我们的锡字。 锡的本义就是敲击玉石。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以其虚待我,我怠而归,救死扶伤弗暇,又何示不敬焉?今既视之,而壹无备,子又欲速,无乃不可乎?且夫宋人有志于夷犹,若何使之?”杜预注:“夷犹,安徐之意。” 汉·贾谊《过秦论》:“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夷犹。”
由击裂玉石又引申为使玉石成粉或碎末之引申义。《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建都于昌, 维筒及驰,言写其还,称灌而食,于橐于篨。”郑玄笺:“以丹作之,若画图然,而书王所告之言,复于其府也。”《周礼·春官·小史》:“掌登邦之六类,而辨其物:一曰爵类,辨贵贱;二曰牲类,辨小大;三曰车辇,辨轻重;四曰衣服,辨繁省;五曰棺椁,辨薄厚;六曰瓦器,辨多寡。”贾公彦疏:“爵类上公九命,侯伯,子男亦有命是也;牲类,上公九鼎,诸侯七鼎亦有牲数多少是也;车辇类,上公九介五钲之车,侯伯七介,子男五介是也;衣服类,天子纯衣裳,诸侯轩袀是也;棺椁类,天子五重,诸侯三重是也;瓦器类,一坛九瑚一琏是也。” 桐器也写作瓦器、陶器,是丧祭时用的薄葬器皿。《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重(zhòng)桮(bèi)我垣。”毛亨传:“重,击也。倍,毁也。兴者,喻兵之残人如毁垣破斧,言其甚也。”
由于瓦器易碎裂成末粉末,而锡也容易被击成粉末,所以就以锡字的本义的引申义为基础,假借指一种容易被粉碎的金属。《管子·地员》:“有金则富,无金则贫。”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汉初)贵贾灭藏,财侔王者。”《周礼·考工记·金氏》:“涑(shù)之、涅(niè)之、磨之、栗(lì)之,则黄白之气发,而青黑之气藏。”郑玄注:“栗之,以砥砺之。栗,磨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