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可以造假吗?
据报载:某彩民花了5000多元买了10多张彩票,结果一张也没开出,所谓的“运气”实在不好,当他准备再去买几注彩票“回回本”时,却发现彩票居然不翼而飞了。几经寻找,终于在购彩点后部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买下的彩票,但这张彩票已经被水浸泡过,部分字迹已经脱落。
看了这则新闻,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彩票上的数字是用热敏油墨打印上的,这种油墨遇热即褪色,于是我不禁思考:这张被水泡坏的彩票到底是一件偶然事件,还是背后有其他隐情?倘若这是一起人为投毒事件,那么投毒者一定知道彩票点附近经常有人在喝水,而且喜欢把杯子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如果这个杯子被水浸泡的时间较长,上面沾有的水蒸气就会遇到冰冷的玻璃杯壁并凝结成水,顺着手匙的位置慢慢地渗透进彩票,并渗入油墨中使其褪色。虽然,这只是一张微不足道的彩票,但有人竟做出如此下三烂的事,实在令人想像不到。然而,最近在浙江省丽水市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件,不过这次并不是彩票受腐蚀而褪色,而是彩票店老板嫌购买彩票的顾客太多,为减少损失而造假的。
据媒体报道,一位叫施某的彩票点摊主,在顾客较少的情况下,用事先备好、写有好数字的纸条替代购彩者的彩票,“中奖”后再按原先写的数字兑奖,这样一来,小施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还免除了部分不愿如愿的彩民的怨气,可谓一举两得。小施此举虽然避免了顾客争吵,但性质跟先前“造假”彩票的一代票贩李某并无二致。据所知,李先生所售彩票大多是未中奖的废票,但施某写好的中奖纸条应该是经过精心选出来的,这样就等于有了造假的基础。至于是否会有假彩票未被揭穿,那就更不好说了。
彩民是幸运儿,购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中奖的幻想,但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人是实实在在的输家,对于这种投机性质的市场活动,其结果当然不具有确定性,所以输家心里是虚的。假如,人们买彩票是为了奉献爱心,捐资助学,那倒好,反正在捐资助学的过程中输与赢都不重要了。然而,我们买的彩票不是为了奉献爱心,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赚钱,如果连赚钱都可笑的话,那这个社会可真是糟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