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是什么故事?
各显本领、渡海去佛、渡海脱免、神界习俗、各显其能
一、各显本领
相传,有个神仙,名字叫铁拐李。他造出了许多船,但是别人嫌他的船式不好看,不愿意要。铁拐李心里很生气,就把它们统统沉入水中。后来,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看到了这些破船,很同情它们,就把它们打捞出来,并用自己的绣花针把破船缝在一起。这些船有了缝后,虽不能行走,但能浮在水面上。有人于是就用这些船运东西,从此以后,大家又把这种船叫做“划子”。
二、渡海去佛
唐朝时,八位道士去南海玩,临行前,他们一起下棋,约定谁输谁就去南海。结果和尚赢了,于是,大家决定用划子运东西,谁先运到目的地,谁就算赢。谁知,僧船故意捣乱,要倾覆道船。道船虽竭力抢救,但还是失败了。后来,幸有观音赶来,用尽法术,才把僧船打破,使道船得免沉没。大家陆续上岸。忽然,一只脚被藤壶拖住,其他人只得继续前进。上岸后那人不省人事,别人都以为他死了,把他扔在路旁。第二天,那人醒了,但忘了自己的名字。后来,他在路上遇到一个算卦的,就向他打听自己的姓名,算卦的不知道他姓名,只说他命里一定会成为仙人。大家听到这里,都哈哈大笑。那人不笑了,忽然脑中若有所悟,脱口而出:“是八啦!”大家知道后,便说:“既然如此,咱们一起成仙吧!”从此再也不分开。他们乘着风,顺着水,飘向南海。众人拜见观世音菩萨。观音念他们忠厚善良,且能普度众生,于是招回南海,赠给他们法器,使他们能各显其能,以除妖治病、救难脱苦为民造福。
三、渡海脱免
唐代,法明寺的住持长老圆寂。本寺和尚即把遗体装入石龛,奉安供养,却故意在碑文上写着:“维唐朝开元七年岁次戊寅四月王寅卅日辛酉立石”。恰好一个前来游山玩水的秀才从此路过,见此碑文,颇觉奇怪,遂将石龛挪到河里,让溺水而亡的亡魂先走。
四、神界习俗
相传,唐代某年某月的某天,天上的神仙在一起举行茶话会。众神仙入席用茶后,大家议论起自己的心事来。财神叹息道:“我因为没有子孙,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真是一生的悲哀!”话刚说完,旁一边的祝融赶紧接话:“哎!我不如你,我虽有子孙,可是没有财宝,死后岂不变了一根光杆司令?”话音刚落,旁边的大茅翁开口道:“我才真是不幸呀!财也有,宝也有,可我的子孙只继承我的一身茅草!”他这一诉苦,触动了东岳大帝的心事,大声地喊出来:“我还有何话可说呢?我的子孙只会继承我的铁拐和李鬼!”话刚说完,只见赵公明、吕洞宾二人从身后走出来,他们二人面带愁容,叹息不止。原来他们也是一大苦衷无法向别人诉说:赵公明虽有万贯家产,一生辛苦积聚,可他的子孙一个个只会继承他的腰间拂尘;而吕洞宾虽多才多艺,可他的子孙只知道吃喝玩乐,最终只会把他的功夫弃之一边。就在他们叹息的时候,身边的土地顿时笑出声来,土地公对众神仙解释说:“这就是你们愁心事所在,每个神仙都有一个好的遗传因子,这就是所谓的聪明才智、巧艺法宝,这些财富怎么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去继承呢?”土地公的一番话,使众神仙恍然大悟。
五、各显其能
相传很久以前,八仙要渡海去西天拜佛求经。因为海上有风浪,大家打算用竹筒装土垫船。各人把竹筒装满泥土,用力一锹挖下去,不料铁拐李的竹筒刚挖一会就露了头,原来他装的泥土太少。张果老汉的竹筒泥土太多,挖的时候竹筒破裂,泥土掉了下来,把他砸得晕了过去。
何仙姑的竹筒正好,她把泥土装满,用手一压。竹筒一点也没有破裂。大家分别给竹筒取了名,为了纪念铁拐李,给最大的一个竹筒叫“铁角葫芦”。
为了记住张果老,把第二个大的竹筒叫“渔鼓”。第三个是“花篮”。因为何仙姑的竹筒最好,所以给了她一个最大的礼物:“花篮”。至于为什么给她花篮,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