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几笔五行属什么?
“飞”字五行为水,出自於《五行大义》卷四。 《五行大义》中这样解释飞的五行: “飞者,浮也;言其轻超,似水流而阳盛。故属火。” 这是古代文献中对飞所属五行最有代表性的记载,认为飞字属于火。
其他对五行的注释中也有提到飞字的五行,如王充的《论衡·物势篇》中记载: “羽者,火之翼也。故羽毛,火之副。” 这里的“火之翼”“火之副”指的就是火属性的特征,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都归属于火的范畴。所以有 “飞蛾扑火” 这个成语。
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也有提到飞字与火的关系: “飛,鳥飛上天的形。从鳥,飛聲。善飛,象形。凡飛之屬皆從飛。”
这里认为飞的字形像一只飞翔的鸟,且引用了《庄子·秋水》中的话语作为例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夫鹓鶵发於南海……非鹓鶵不食。” 也就是说,在古代文字学著作中,大部分情况下都认为飞属于火属性。但为什么现代学者却认为飞字五行为水呢?
这是因为,在现代语义学中,词语的意思会发生变化。以前没有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字典编辑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统计法,就是根据词汇在某段时间内的出现频率来判定字义的归属。这种统计法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问题,因为某些词语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出现频率非常高,但其本身的含义并不会立刻发生变化。因此就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据推测,可能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段时间,“飞”的字义发生了由属火向属水的演变。之所以推断是这段时间,是因为这时期出现了大量与通讯有关的名词,如飞机、飞跃、飞短流长等,这些词中“飞”的字义属水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