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前需要融资吗?

尤沈帆尤沈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市”是一个中国式的企业概念,它代表的是一个企业有上市机会的概念;而美国的股市是T+0的即时成交模式,意味着每一个股票都是立即可以交易的。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不需要“上市”这个概念,他要买进和卖出的是已经上市的股票。 所以,在中国说一个公司是否要“上市”,这是个很主观的问题——因为能不能上市是个非常主观的评价标准! 而在美国谈论要不要“上市”,这却是客观的——因为他们不存在“能否上市”的问题,只有何时以何种价格买卖的问题。

所以,在中国说是“上市”还是“不上市”,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 在国内大多数人的意识里,一提到上市就认为是“登龙门”、“鱼跃龙门”的意思,这是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传承下来的观念(参见《易经·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种观念使得人们把“上市”与“成功”画上了等号。因此对于一个准备上市的公司而言,其最大的潜在风险不在于合规性、法律文件或其他一些必要的程序,而是来自其上市是否能得到内部和外部认可的风险。

但事实情况到底又是怎么样的呢?根据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4年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只有67家,相当于所有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的3%,在所有外国地区中最少的,甚至不及韩国(488家)的一半或日本的七分之一。这些能够成功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如百度、阿里巴巴)以外,大部分都属于高科技行业或者所谓的“创新产业”,而这些企业从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充满了“金融基因”——它们的诞生就是来自于一次或多次成功的融资活动。

盛艳兵盛艳兵优质答主

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IPO速度逐步提升,因此IPO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很多企业在IPO之前没有进行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相关的融资,直接递交IPO申请,但是IPO之前进行一轮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对于企业IPO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企业上市前进行一轮私募融资的好处。

1、规范公司财务

拟上市公司在IPO申报前引进PE投资机构,通过私募方式完成一轮规范的财务投资,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决策、规范公司财务,IPO申报之前获得投资人的认可,也是IPO申报后获得证监会认可的重要前提。

2、实现股权的提前预流

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前需要有明确的锁定期,对于核心员工和早期投资者来说,不能实现股权的流通,不利于其前期资本投入或投入回报的实现。而通过在IPO申报前完成一轮私募投资,该笔投资的受让方在IPO时已经可以实现部分股权的流通,有利于实现早期资本的投入或投入回报的实现,形成良性循环,为IPO申报之后的顺利流通实现了一定的预流。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激励计划的实施提供部分资金来源。

3、提高公司整体估值

鉴于PE投资入股价格通常是以同股同权、评估基准日为以申报IPO前一年年末的价格,通常会给予一个较高的溢价,因此IPO申报前完成一轮私募投资,从财务角度会增加公司的股本和净资产,IPO申报时的发行价将高于发行前一年的净资产,因此将提高申报企业的整体估值。

此外,如果申报企业IPO申报前引入的是在业界有较高知名度或品牌知名度较大的知名投资机构或有较高声誉的相关机构或者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也将有利于在IPO审核时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