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五行属性为水吗?

阎潇允阎潇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结论是错的,梦的玄学含义中根本没有关于五行的内容。「梦由心生」说的是心象,不是物质或能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中的「思」也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思想或者主观意识。古人把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结合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往往是把人的整个身心都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开来研究其中某一部分。因此这种观点其实是不讨论五行属性的。 要了解古书中的“五行”是什么,首先就要弄清楚古代五行说的起源和发展。

《尚书·洪范》中记载了五行说,但是里面的五行和今天的科学理论完全无法对照,里面对于五行的描述也很模糊和笼统: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面的五行已经具有了后代金属、土木等属性的概念,但是具体怎么对应还是模棱两可。到了春秋后期,人们用天人感应来解释自然现象,五行中的每一行都被赋予了一个阴阳属性,形成了“阴阳五行说”。

这个时候五行的观念已经开始深入生活,开始广泛使用了。 在周礼中,不同品级的官职都要与五行相配: “春官,大祝,掌六神之号,以事天地之神。其神乃五行,其祀皆於坛。夏官,大司马,掌邦典,祀五祀(灶神),谓五帝也。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教六诗,教后妃夫人世妇,教国子祀先公。其舞有佾(yì),序昭穆。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令万民而察刑。冬官,考工记,叙百工。孟春,天子亲载黼黻,视朝服而行之。季春,乃命野虞,劳农,五载休耕,行田,九推;仲夏,昼晷延长,至午未昏黑,百官署事;立秋,夜永,击柝;立冬,昼夜短,守宫烛;冬至,阴极盛,昼晷短,覆盆生毛;夏至,阳极盛,日长至,雉鸣。如此,岁时有节,而五行为候。”

可以看到,除了阴阳属性以外,这时的五行还具有很强的季节属性。立春之时,草木生发,万物复苏,正是木行兴盛之时。而立夏之后,阳气渐消,万物不再蓬蓬勃勃地长了,这是火行之气渐弱的表现……一年中被分成五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属某一行,而这一天文现象在农历中叫做“节气”。 后来阴阳五行说被用于解释宇宙起源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在汉代的典籍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五行生克原理的记载: “黄帝曰:天在上为阳春,地在下为幽谷,阴阳交合,万物生焉。此言上者属太阳,下者居太阴。夫物之生由乎阳,此春天月令之所以起者,何道可以禁制?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和气乃生。故曰:知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以圣人斋戒,致洁静以存神。黄帝曰:余闻春夏为人阳,秋冬为人阴,阴阳上下,其义若何?岐伯曰:人身明堂,阳五寸,暗堂,阴三尺。春夏先阳而后阴,秋冬先阴而后阳。故阴阳各有半。”

古人所说的五行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几个固体的元素碰撞。这个过程应该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化合反应的过程。而这个反应是有先后顺序的: “先阳而后阴”“先阴而后阳”。这里的顺序并不是指五行之间的排列顺序,而是说先出现阳性的反应,然后才会出现阴性的变化。反之也是如此。因此五行其实是没有先后的、平等的。 而五行的相生相克实际上也是建立在阴阳的基础之上。水生木,是因为水中有阴,而木中有阳,水生木其实就是阳生于阴之中。同样,火烤木,其实是阳耗阴液,导致木的阳气不能正常生发,所以有“木郁”之说。

师接劳师接劳优质答主

水有滋润、下行、闭藏等特性,凡具有或归属于滋润、寒冷、下行、封闭、收藏等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纳为水行。《内经》把五方、五季、五气、六淫、五色、五音、五志、五声、五级、五味等,甚至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华、五官、五液、五部(头部五处反映除疾病的地方)也都与五行属性相配属。这种五行式的思维模式,不仅表现在中医学上,在整个汉民族文化的各种现象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如大家熟悉的“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之说,就是按照五行学说提出来的。

梦五行属性确定方法:

1、如果你属兔、龙、羊,就把你的出生年除以3;如果你属马、鸡、猪,就把你的出生年除以4;如果你属虎、牛、蛇、猴、狗,就把你的出生年除以5。

2、如果按上述方法你得到了一个整数,那么你的命主五行就是水;如果不是整数,就把得到的商数加上小数点后的数再除以10,如果这时得到一个整数,你的命主五行也是水;如果不是,再把商数加上小数点后的数除以20,如果此时得到一个整数,那么你的命主五行仍为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