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励志故事?

毛敏行毛敏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患有重病,却仍以坚韧不拨的性格坚持作曲。父亲曾希望他成为一名钢琴管家,但贝多芬却对音乐展现出极大的兴趣。父亲为此经常责骂他,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1796年,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后来,他的音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首交响曲见证了贝多芬的励志人生。

第九交响曲《合唱》是贝多芬所作,这首交响曲作于1824年,分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交响曲,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的声乐体裁。在贝多芬生活的时代,9个不同的歌剧脚本曾经被写出来,但是都没有被写进入合唱史诗《合唱》。在第四乐章开始的独唱歌曲《欢乐颂》广为流传。之后,恩斯特·玛丽亚·冯·哈登贝格根据贝多芬的曲子填写歌词,以《大家欢呼吧》的题目发表。而德国诗人席勒又根据此诗填写歌词,取名为《欢乐颂》。从此,这首歌曲便风靡世界。

第一乐章,非常坚定和充沛的慢板,降E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C大调,3/4拍子,三段体。

第三乐章,如歌的忧郁的快板,D大调,3/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

第四乐章,非常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

贝多芬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非常感动,因而他在最后的乐章尾奏结束的时候,站起来高声喊道:“我还要写第五乐章!”

但是在实际上,贝多芬并没有再写一个第五乐章。在第四乐章结束后,音乐会演回到第一乐章,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不愿意让我们这位不屈的英雄离开演员席。

“我要感谢音乐,它使我在悲哀和忧郁的荒地上建立了欢乐的圣殿。”——贝多芬在《欢乐颂》里的自白

《欢乐颂》正是贝多芬英雄情怀的淋漓尽致的流露。“欢乐”,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对于贝多芬,它象征的是对生命中永恒欢乐的追寻,对黑暗社会中一丝真诚的向往。而这种欢乐的情绪是前所未有的,它既不是柏拉图式的纯洁爱情,也不是抽象永恒精神的安慰,它是现实生活的,它让人看到希望,得到力量,它鼓舞人们行动起来为此奋斗终生。正如人们在狂欢节或圣诞节所敲的第一个钟一样,《欢乐颂》激发了人们心中所蕴藏的对于节日的欢乐的渴望,它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生存,还有更高尚更真实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正是贝多芬所传达出的英雄情怀和精神追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