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五行占什么?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五行学说将世界万物划为五大类事物,而又以这五类元素来代表说明。五者相生又相克,相生规律是:木→火 →土→金→水 →木;相克规律是:木→土→水→火→金→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使宇宙间充满蓬勃的生机。中国古代五行说认为:宇宙,地球乃至人体,其基本构成因素是木、火、土、金、水五者,而宇宙以至人体内部和外部的变化都是由此五者按照一定的规律相生相克而造成的。
五行之中,木性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之义。如春季气候转暖,万物滋生,枝叶条达舒畅是为木;肝其华在爪,主疏泄而调达气血运行也是为木。“人有四时之象,以应四时”(《素问。著至教论》),人之肝脏犹如春生之木。
五行之中,火性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向上之义。如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充盛,庄稼茂盛,其生长向外迅速发展是为火;心脏其华在面,心主血而藏神,血为热,神为阳,具有温热升腾之意也是为火。“天以六六为节,人以九九制会”(《素问。著至教论》),亦即天有四时阴阳,人有十二经脉,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又合于四时,所以十二经脉应四时变化而流行不止,故人之心脏犹如夏长之火。
五行之中,土性曰稼穑。稼穑就是耕耘种植之意,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之义。如万物生于此,长于此又归于此的大地以及秋季是农作物成熟并获大丰收之季是曰土;脾其华在口和肌肉,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能藏其所化生的水谷之精,化生肌肉和充养口唇,而且脾喜湿恶燥,胃为仓廪之官,两者生理功能互相资生,故脾(连同胃在内)有土之特性。“五脏化液,......脾为涎”(《素问。宣明五气论》)涎为湿,脾又喜湿,所以人之脾犹如长夏滋养之土。
五行之中,金属曰从革,具有肃杀、敛降、寒凉之义。如秋季气候肃杀,庄稼成熟,均获大丰收后归仓贮放是曰金;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和皮毛生理特性为干燥寒凉;肺为清肃之脏,主肃降,而且肺在志为悲忧,悲忧伤事,易生惨杀,具有从革肃杀之性,所以人之肺犹如秋收之金。
五行之中,水性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之义,如冬季寒冷,万物闭藏,而且运动趋于缓慢是曰水;肾是封藏之本,真阴真阳之舍,外合皮毛,皮毛具有憎寒喜温之性,而且肾开窍于二阴,所以人之肾犹如冬藏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