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的友情?
中国式的朋友是“可以一起玩的”人 与西方人的社交模式不同,中国人更偏向于把自己的人脉关系定义为“朋友”或者“熟人”。 比如你要租一个房子,你想找个房东聊聊,在中国你可以加他的微信,然后约时间地点见面谈;而如果在国外,你很可能就得直接去他家里找他。
同样,你想要个电话号码、想要个邮件地址,在中国你就得先和他从网络上来个先沟通,约好时间地点,再开始正式接触;而如果是在外国,你可能只需要在他家门上敲一下,他就会出来问你需要什么帮助.... 所以,和中国人打交道就得有这点意识——我们首先认识的人,是我们的熟人,然后才是朋友。 而熟人和朋友的区别在于,熟人是可以有交集的,朋友是没有交集的。 所以,我对中国友情的定义就是,我们可以没有交集但是可以一起玩。 但玩也玩不出什么花来,无非就是吃饭、看电影、唱歌这些,因为中国缺乏像样的能够放松身心的娱乐项目。
我在美国的时候,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就远远没有这么清晰,因为我们的交集本身就是互相知道对方的密码,用彼此的电脑下载游戏,借书看等等,而所谓的“约会”也远没有这么正式。 这种关系的确很难界定是不是友情,因为我们既没有像对待“朋友”一样地对待他们,也没有像对待“熟人”一样地对待他们。也许就是由于没有明确地界定为某一类关系,所以我们反而能更好地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