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五行怎么看?

宣妙宣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姓”的五行,《三才五格》等起名书上都有介绍,这里不必多说;这里主要说说“氏”字的五行,关于“氏”字五行的看法,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氏”从“示”部(古文字“示”“氏”通假),“示”为祥瑞之象,所以“氏”属火; 二、“氏”从“之”部,“之”为“走之”,“走之”的五行属于火。 历史上关于“氏”的五行为火的观点主要是以上两种。

2、现代有很多学者认为“氏”的字形演变是由“之”或“示”演变来的,据此得出“氏”属土的结论。如李玄逸著《姓名学》[1]中即主张此说,并认为“古代的姓和氏没有严格的区别……后来,姓的主要功能保留了下来,而氏的内容扩大了”。其实这种观点是受现代汉字考据学的影响,因为现代汉语中很多“之”字和“示”字已没有区别了,故将这两个字混为一谈。但是作为古文字的“之”与“示”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必须分清。

3、上面所说均建立在“之”与“示”字形相近的基础上,但如果“之”和“示”旁加一横是什么意思呢?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示部》中说: “示加一画以为之者,助其声也……凡诗言‘祈之’,礼记‘祭某’之文,皆谓祭时施人之义,则此加一画之本意,盖指事以明之者也。后世因加一画,遂衍为姓。” 从这里可以看出,段先生认为“氏”的第一笔一竖,在古代是表示用手拿东西的动作的,并且这个动作只是表示“助其声”——也就是起辅助作用,不是主要意思。他把“之”部的字归到“示”部。而且他还指出,这种加一横的做法是为了造字方便。因为“之”和“示”笔画太多,写成繁体就更麻烦了。

根据段先生的观点,这种加一横的做法应该是后起的形讹。既然如此,这种加一横的“氏”字就应该算作后人简化字。那么它的五行应该按照简化的原则来判定——既不是金也不是木,而是水。这是基于对古文字结构的分析得出的结果。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姓氏的原始含义是很丰富的,经过长期使用,这些含义大部分已经消亡或者模糊,但人们仍能用不同的字体来记录它,以此来传递不同的信息。当字形变得简单了之后,原来的信息就淡了,新的信息就浓了。这就是现代姓名学中经常用偏旁来判断五行方法的根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