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月五行是什么?
“乙己”这个结构,《尔雅·释天》中叫做“毕月”。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夏至秋分这一段时间,被月亮所覆盖的太阳在天空中是看不见的,这就叫“乙巳月”(被月亮遮盖的时间段称为“丙”或“午”)。 “乙”就是“被”的意思。
我们看《易经·丰卦》,上爻变为“丰”,意思就是晚上被月亮挡住的光变成了日出,也就是一天开始的时候。 反过来,《易经·夬卦》初九变为“姤”,意思是白天到了,中午的时候,太阳被月亮遮住了。 所以,甲辰日、乙巳日的“乙”都是指同一件事——被月球遮挡了阳光的太阳。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历法现象——“甲子循环”: 无论农历初一还是十五,无论是朔望还是弦,只要阳历不发生闰年情况,那么这个月的第一天总是“甲”开头的;而下个月的第一天也会由“甲”开头。这就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就叫做“甲子循环”。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的缘故,所以每个月第一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历初一,而仅仅是在公历月末最后一天的傍晚或者深夜。
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发生变化,农历每月第一天由“甲”到“乙”再到“丙”的过程也就不断重复出现。而这个过程,恰好被太阳运行一周又回到起点所代替,所以,阴历和阳历一个月的天数也几乎是固定的(30或31天)。 这样,在阳历当中,就产生了二十四节气,而在阴历当中就会产生二十四节气组。每组两节气,共十组。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必然是立春,而最后一个节气必然是立冬。这十个节气就是“双数节气的集合体”——“二之气”。 中间八个单数节气便是“中气”。 由于月球运动的轨迹决定了它不可能每次都将所有的阳光全都挡在地球上空,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瞬间,地球上空的阳光不再受任何干扰,全部直射地球,这就是“夏至”“冬至”和“春分”“秋分”。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 每当出现“冬至”或“夏至”,便意味着“中气”来临。 而每个“中气”的到来,就意味着上一节气的结束与下一节气的开始。所以,中国古人将每两节气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节候”,而将每年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气候”。 在自然界,“节令”反映的是太阳周期性运动的变化规律;而在阴历中则是月亮的周期性运动。在阴阳合历中,“节令”与“节候”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反映的是太阳周年运动,后者表示的是月亮的周期运动。两者相加,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回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