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型企业?

韦昱舟韦昱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什么是小微金融 微型金融机构(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MFIs)是指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服务于低收入人群和微小企业,在监管机构之外自发成立的为穷人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 按机构的业务种类划分,MFIs主要包括三类:小额贷款公司 (Rural Socio Economic Banks, RSEBs);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eratives) 以及非政府组织办的金融机构(NGOs' Financial Institution ) 小微金融是这些微观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各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储蓄账户、汇款及支付服务、信用卡收款服务、创业指导服务等。

二、我国的小微金融发展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基于“市场决定”的原则,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小企业的、高效率的、成本可负担的融资制度架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在成长中遇到的资金问题更为严峻,解决的难度也更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各地纷纷成立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路子和新方法。但总体上看,我国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还有限。

三、互联网+小微金融的模式和优势 目前国内正在快速发展的一种互联网模式叫做“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造传统行业,其中就包括金融。“互联网+”这个概念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并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互联网+”可以改变以往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风控方式和流程,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控效率,让原本难以获得融资的中小微企业也能有机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融资支持。 “互联网+”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效益。通过打造一站式、便捷化的线上平台,可以让贷款申请更方便,申请资料更简化,审批放款更快捷,从而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减少客户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互联网+还能拓宽金融服务的边界,做深做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未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定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不断颠覆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禄依怡禄依怡优质答主

小型企业是在大中型企业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与大中型企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由于各个经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小型企业的具体界定标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西方,欧美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问题,美国中小企业署对小型企业的认定,涉及雇员人数和净收入水平两个指标。一般规定制造业的企业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批发业不超过100人,零售和服务业不超过50人;在计算净收入(税前的利润额)时,一般规定小型企业不能超过一、两千万元,否则,超过这一限度,即使雇员人数少,仍不能认定为小型企业。

在日本,1963年颁布的《中小企業基盤整備法》将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为:工业生产不超过5000万日元为中型企业,不超过1500万日元为企业,超过者则为大企业。1997年,日本政府把中、小企业的标准改为5000万日元和1500万日元,同时把小企业分为a型和b型两种企业,a型企业是指年收入500万日元以上的企业,b型企业是指年收入2000万日元以上500万日元以下的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的分类,并使某些大企业进入中小企业范畴,以扩大政策扶持面。

1997年以后,日本政府进一步把a型中小企业重新定义为“10人以上企业的全部和10人以下从事制造、运输(除汽车运输外)、卸货、矿山、建筑、发电、水产等6个领域的企业、以及10人以下从事小规模零售和餐饮业的企业、10人以下从事研究、调查和开发、信息处理的事业的企业”,其它1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b型小企业。目前,我国对于小型企业的规定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工业小型企业,指年销售收人600万元以下、年末从业人员30人以下的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营业单位等法人和非企业单位。另一种是其他行业的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按现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一般认为应小于工业小型企业的标准。以上关于小型企业的规定,基本体现了小型企业的特征,即规模小,投资少,组织结构、生产过程简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为大中型企业进行配套服务,也可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平行、非平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技术协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