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失败的合肥企业?
作为在肥企管过钱的,稍微了解点内情的人路过。 把三利鞋业和荣事达拆分成两个上市公司本来就是个败笔,为后来两家的亏损理下了伏笔。为什么说是败笔呢?因为企业的价值不是按照单个资产或者单项资金计算的。一个企业的好坏在于它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营状况是否健康良好。如果企业出现资金紧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整体战略上的问题,比如说是否应该缩减规模,减少投资,而不是急着再找一个项目来填补资金的漏洞。
三利的鞋业业务确实做的不错,但是由于进入过早,行业竞争激烈,加上公司管理层面的一些错误决策,导致利润一直不高且现金流不佳。而当时正是国内家电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家电企业都在拼命扩张。此时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资本大鳄你就会想到,与其花大力气去经营一个已有业务(即使这个业务属于弱势产业)不如乘着家电行业的东风,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迅速切入到最有潜力赚钱的行业。于是你先融了大笔的资金把格力的股票吃进肚子里,然后再利用格力强劲的盈利能力不断产生出新的资金流来满足你的扩张需求。
荣事达的情况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经过多年的打拼,荣事达在洗衣机领域也做到了行业前三,但是行业第一的位置始终被海尔占据。虽然海尔洗衣机业务也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凭借其雄厚的企业实力依然坚持下来了。相比之下荣事达就显得很虚弱了:一方面自己的业务难以突破,另外还得分出精力应付来自海量的竞争对手。如果说三利是个“壮丁”的话,那荣事达就是“病夫”了。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就算偶尔犯一次错误也不会有大错;反之一个本身就有暗疾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谨慎才行。很明显荣事达在这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