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五行属什么意思?
从中医理论来讲,“益”是补药类药物的总称。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有关于药物的记载了。最早编纂的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益”药的论述,如“此五者,有高下,有长短,有刚柔,有轻重的不同,及其在器,皆有尺寸”(《灵枢·五阅五使》),“五脏之病,各有相反之物,用兰草可以平肝,用桂枝可以平心脏;五脏各有喜怒,不可不察也。(《素问·脏气法时论》)”等等。这里的“兰草”“桂枝”就均为“益”药。
至汉代,西汉末年编写的《神农本草经》首次提出“中药”的概念,并将历代所认可的365种植物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将上品列入“补益药”,即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调节机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全、平、偏”的作用特点。而“益”药就在“补益药”之列。
此后,晋代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若欲身安睡好,但服汤一剂,永无头痛眠差”,并首开先河地将“益”药用于临床实践,为后世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金元时期,中医学界对“益”药的认识逐渐深入,朱丹溪著《丹溪心法》,张景岳撰《景岳全书》,对“益”药的组成、用法、功效等都有详细的阐述。明清以后,随着医学家的不断积累和实践,“益”药的理论逐步完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时至今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益”药已经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广的概念,几乎所有的传统中药都可以起到“益”的作用。我们不仅应在西医诊断的前提下合理使用“益”药,还应及时根据中医理论来辨证选用“益”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