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是历史故事吗?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并不是历史故事,讲的是曹操带领军队打仗时,由于缺水,将军们没办法,只好在军队过处,丢下稻草人,草人身上画着曹操的打仗的士兵模样,敌兵一看是曹操的士兵,就四处逃窜,害怕被他们抓到。
“望梅止渴”是中国民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所揭示的哲理,所蕴含的哲理意义:只要存在现实的欲望,就有现实的根源,就能找到现实的媒介。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今天的关注和深思吗?
当我们的现实环境里缺少现实解渴的东西时,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虽说不一定非要吃梅,但生活中恰是吃梅人不少。曾记得,小时候家里贫穷,生活窘迫无望,便跟着大人们去生产队的晒场上“梅豆”。那种“梅豆”,实际上就是梅的豆株上尚未成熟的青色荚果。尽管那荚果有些苦,但吃在嘴里,那种苦过后便是沁人肺腑的香甜,使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生活,其实就是在苦中找甜,在烦中找乐,在无望中找到希望。
望梅止渴,中国成语,意为见到梅树,产生似梅一般的幻想,而使口渴消除。语见南朝·宋·顾景芳《杂说》。此传说后在元代杨景贤的《琵琶记》第三十一出中演化成一个神话故事:因王母娘娘立誓拯救人间疾苦,玉帝命将王母养的花萼分开,飘落人间,成为世间香气浓郁的梅子。有“见梅吟苦,闻梅香醉,想梅魂销”者,因梅花开五瓣,又叫“五肉”。《尔雅·释木》云:“梅,鹿角刺,食之止渴。”梅是蔷薇科李属的常绿乔木,高可达到10米。叶椭圆形,开花于枝头。花内有五枚花瓣,有白色、粉色的,还有重瓣的。结的果色泽浓郁而有光泽,又黑又紫,令人一见生情,恋恋不舍。
梅树在汉代以前,特别是在中原一带种植并不广泛。2世纪至3世纪,在南方渐趋普遍。到了4~5世纪时,在南方诸朝和北朝的统治区中,梅树种植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魏书·地理志》记载:“济北王郡,旧产梅,其花特盛,兼有梨树,泉流萦注,冬月寒泪,植树于庭,常若春华,武王以黄梅实赐姚兴,兴得之,如在梅林。”南朝宋诗人范晔的《咏早梅》也写过:“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由于“梅”与“霉”谐音,由于怕倒霉,所以有些人在春节时不敢在自己住房的帘子上映证梅花的影像,而怕在一年当中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