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的五行是什么意思?
先看看这个“逢”,从康熙字典来看,《玉篇》房容切,平声;《集韵》扶凤切,并音逢。意思是遇到;碰上. 那么这个意思,就是遇到了什么?碰到了什么? 我怀疑这里的逢是“逄”字,古代同音通假,所以用“逄”解释这里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日逄”即太阳遇上,也就是太阳直射到某个地方。
“月逄”自然是指月亮遇上,那么什么是月亮遇上呢?这就要用到中国古代天文知识了。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根据天象规律制定的,而天文学与历法的紧密结合,使得我们可以根据月球的运行轨迹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历法体系来。 而古人通过长期对月亮运行情况的观察发现,在农历月份中,每月初一的时候,月亮恰好或早或晚与地球、太阳形成一条直线,此时地球上的人刚好可以看到新月(朔月)。此后,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月亮每天约移动30度,因此,大约过七天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上弦月;再过7天左右,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望月(又称圆月);而后,月亮又逐渐变缺成为下弦月……如此往复循环,这就是阴历的月初和月末的情形。 为了便于推算,我们把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过程看成15天,则月亮在一天之内运行的度数约为20°,因此,每个月初或者月末的那一天,月亮正好经过某一经度,这种情况叫做“月逄”或者说“月逢子午卯酉”。 这个东西对于古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制定历法的重要依据! 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划分月份的依据,同时参考月亮运行的规律安排月份,所以,农历的大小月是固定的。这样我们就知道,每个月的初一时刻不同,但月亮出现在某一东经的日子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十五天之后的子时。
至于其他四个时辰嘛,那就各各不同了哈~ 因为每过一个小时,月球将向东移20°,因此当月球位于正东方向时,它已经过了三个时辰,也就是说它在正东方向的经线上运行了60°。如果从朔月开始算起,那它运行到子午卯酉这四个地支的时刻大约是: 中戌时为望月的下半夜,此时我们看不到月亮,因此不列入考虑。 以上只是我的猜测,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