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是中国的吗?
瑞士信贷集团(Swiss International Group)成立于1896年,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 2013年4月,中信集团完成对瑞士信贷集团51%股份的收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年7月,中信集团与瑞士信贷集团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那时开始,瑞士信贷集团就与中国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中资银行在全球的布局可以分为三类: 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进行海外扩张的,比如工农中建交; 通过并购方式实现出海目的地的,比如招行买澳洲联邦银行,兴业买南非标准银行; 第三类就是瑞信这样的,通过战略合作找到业务协同的“合伙人”。
瑞信希望在中国市场能有所作为,除了股东背景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去年刚上任的CEO蒂雅·霍帕洛普斯(Tiffany Hopperopoulos)是一位有中国经验的“老外汇”了。 她此前担任瑞信全球外汇、金属和大宗商品总经理时,就曾负责领导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而此次回归,她将继续推动瑞信在中国的业务增长。 不过,虽然有着央企血统和中资背景,但瑞信是一个完全的市场化机构,并坚持将其国际化。
在业务开展上,它不会像中资银行一样给客户打折,也不会因客户的行业特点给予特殊照顾。客户想要得到瑞信的服务,要么提供高净值个人和企业的优质资产,要么拥有强大的金融实力。 瑞信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也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但要想深入发展,毕竟还是一个“外来者”,需要时间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另外,中资企业对外的投融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瑞信等外资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