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铁什么车?
说下我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 首先常溧线路的车站设置是个问题:目前规划是沿延陵路和龙城大道路两侧布置站点,然而两条道路中间有北环和中环,如果像上海一样建地下环路的话(中环线地面已经无法再拓宽),那么至少中环线以南的站点就要重新考虑了;如果再结合清潭路、和平北路等道路,很可能又是个“围而不建”的局面……所以究竟该怎么建设常溧线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其次谈下1号线北延的问题,个人认为北延并不仅仅是武进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北区的发展,作为贯穿南北向的地铁线路,其重要性甚至要比5号线要高不少——毕竟5号线是有可能通过改造现有的公交干线来承担的。因此我赞同北延至青洋中路,与现有的2号线换乘,同时因为青洋东路附近小区较多,可以考虑在延陵广场附近增设一站。
至于1号线南延,考虑到现有南大街商业区的人流密度和交通状况,我认为可以在西新桥周边增设一站,而新北区可以设站的区域目前看来只有牡丹广场和环球港两个地方,考虑到牡丹广场附近有朝阳路站,为方便市民乘车,可将南延站点设在现牡丹广场站南边一点的地方。
最后说到地铁票价,我个人认为应该参考苏州的模式,开通初期实行低票价政策,具体原因就不阐述了,总之对于促进市民出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有重要意义,当然,在低票价期间也要控制好客流量,做好应急方案。
常州地铁车辆为B型车,6辆编组。车辆整体设计时尚美观,色彩搭配淡雅大气,客室内装简洁宽敞,座椅、扶手和吊环布局合理。司机室内装秉承以黑、白、灰三色为主的现代风格,舒适实用。司机台与操纵台分体设置,司机工作环境舒适,操作方便快捷。车内客室设有移动电视,方便乘客了解实时资讯。车门上方的动态地图采用35寸的LCD整幅显示屏,可提供更全面的线路信息。每节车上还配备了2台摄像机,实现对车内运营状态的实时监控。
车辆按照B/T7948-2011标准进行设计制造,采用先进、成熟、安全可靠的技术,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37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电气设备的冲击和振动》,欧洲标准EN15227-2014《铁路机车车辆-列车纵向冲击》规定的车辆强度和功能需求。采用全焊接整体承载的铝合金车体,轻量化设计,采用四动两拖(4M2T)6节车辆为一列车编组,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牵引供电制式为架空接触网受流牵引,供电电压DC1500V。
车辆具有轻量化、节能环保、高防火性能、良好的舒适性设计特点,车体结构采用以B/T19951-200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EN755-2《铁路车辆-防火》,EN12663《铁路机车车辆-隔音性能》,EN1550和EN50402-2010《电磁兼容铁路机车车辆和设施-电磁排放和抗干扰性》为基准的国际先进标准和技术体系,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