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项不是企业成长日常?
企业的成长,无外乎两种模式:一是业务增长,二是扩大规模; 所谓“业务”,其实就是“产品”或者“服务”,企业通过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进而达成收入增长的目标,而收入的增加,又会带来利润的增加、公司市值的增长等等一系列正向反馈。当然,在经营过程中,成本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营收增长都能真正转化为企业的价值。
所谓“扩大规模”,其实也就是指企业“扩张”——向新的领域扩军,开疆拓土。
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基于一定的客户基础之上。试想一下,一家公司如果不考虑客户感受,任意开发客户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即使客户不感兴趣,甚至投诉不断,该公司依然我行我素,那么这家公司势必难以为继——生意是靠客户做出来的,而不是靠某位老板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得来的。 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与客户沟通交流、让客户了解并接受产品的整个过程。 因此在我看来,企业最好的成长模式就是:先做好产品、服务好客户,然后利用客户的口碑,将之传播开来,实现销量的增长以及品牌的扩大,最终达到企业和客户双赢的结果。而那些成天打着“为客户创造价值”旗号的公司,往往最可能辜负客户的信任。
企业成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撑体系做保障。这个体系包括企业的文化、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以及后勤保障等。
对于许多处于创业成长期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受到重视,而实际上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和团队同时出现,只有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之下,团队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企业的财务体系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因为资金断流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甚至足以让一家企业一蹶不振!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本,是企业生产力的来源。对于处在高速成长期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远胜于其他大企业。因此应该积极借鉴大型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以保障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对于一家处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其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比大型企业多得多。因此,应该借鉴那些同自己处于相同成长阶段同自己想要达到的成长高度的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吸取经验教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企业成长的道路,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