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哪里晴?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题主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而且从问题描述来看,应该也还没到不惑之年,所以很容易受当前社会氛围的影响——比如看到一篇文章或者听到别人说某些方法可以抗衰老/减肥/拥有明媚好容颜等等之类,就想要迫不及待试试看。 先说一句,天气预报肯定不可能“预测”天气,更不可能提前知道某个地区明天或是明天的明天的天气。(当然也不可能知道未来几十亿年会发生什么事)
目前人类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吗?有!但非常有限。比如说减少碳排放、保护森林免遭砍伐等等。但是要说影响气候、改变气候,那真的是微乎甚微。 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约为400ppm(百万分之四百)。而要想通过人类活动大幅改变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必须将碳封存地层中。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办法(植树造林等绿色技术除外),除非能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零,否则人类永远不可能“移除”大气中的任何气体。
那么如果连影响都没有,就更别谈控制影响了。而“预报”“预测”这些词的内涵外延也很丰富,从短期的天气变化到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都能包含其中。但如果说真有什么“天气预报”能提前知道明日天气的话,那肯定是欺骗!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所听到的“天气预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是一种大众媒体为了迎合公众需求而加工的产品。
美国有线电视商有1500多个电视频道可供选择,而每个频道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节目,但80%的节目是重复的。为这些大量冗余的内容命名并加以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各大电视台都会请气象学家做专业的预报。然而,这些气象学家所做的只是收集和分析大数据,然后做出概率性判断,他们也无法绝对确定某地某时是否会下雨。他们做的“预报”只能是提供可能性,然后告知观众做好应对的准备。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气象学家都不可能提前知道某一个具体地区的明天、甚至是明天的明天的天气。 但他们可以告诉你大概率会怎样。 所以,如果你今天听到气象播报说“未来三天全国多地将受到暴雨侵袭……”不要觉得奇怪,这都是符合气象学原理的。 如果非要纠结“天气预报”中“预报”二字的意思的话……那就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 毕竟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如同一只蚂蚁在探索未知世界时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