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夏天有多久?
在成都有个奇怪的成语,叫做“春困秋乏夏打盹”。意思是说,春天容易犯困,秋天比较容易疲劳,夏天则整天都在打哈欠。 这似乎是在说,夏天是我们一年中精力最充沛,效率最高的一个季节。
但在我看来,反了过来才正确。 成都的冬天不太冷,但室内没有暖气和地热,所以总是阴冷潮湿;而夏天的白天又太长,热得人浑身不得劲。只有春秋两季可堪一用——尤其是在春季,天气不冷不热,草木生长,一切都有盼头。
于是古人创造了清明这个节日,意在提醒人们,即使是大自然也要开始新一轮的运动了(“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我们这些后辈又有什么理由自甘堕落呢? 所以在四川,无论是文人还是俗人都十分重视春季这个美好的时光。
唐朝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会在立春这天进行“咬春”(吃春饼)的活动,以表达对于新春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宋朝时,立春更是被定为正式节日,皇帝要率群臣穿着礼服举行迎春仪式,民间也热闹非常,歌舞升平。
而到了明清时期,北京等地开始出现涮羊肉这一吃法。《旧都百二竹枝词》中有云:“涮羊肉,烤白薯,韭菜馅的饺子真好吃。”这似乎也在印证着朱自清先生说的那句话——“美食家在嘴里,文豪在肚子里”——毕竟,如果肚子没吃饱,哪有功夫去管嘴啊! 不过,如果单单强调食物的重要性,那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古人其实也非常注重休息和锻炼,只是我们没有留下太多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