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战胜欧元的?
欧元对美元的汇率,2001年9月11日,欧元刚问世的时候,是1:1.178 到2005年底,只有1:1.3 然后进入2006年后加速下滑,至今欧元对美元已不足1:1 因为欧元诞生之初就制定了对美元/马克的汇率目标区间为:1~1.4872 (1999年1月1日),即允许欧元对美元在1:1.4872(包含1.4872,以下相同)之间波动。而当时欧盟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的差距非常悬殊,法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0%,德国GDP相当于美国的55%。
因此当欧盟国家遇到金融危机时,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只需要放宽货币政策即可,因为美国的利率水平已经是接近0了,欧盟国家即便把利率降到负值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很有限了。所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欧洲各国只能相互施施压力,让汇率向下突破目标区间的下沿。这就是欧元对美元汇率不断走低背后的逻辑。 现在十年过去了,欧盟国家的GDP与美国差距已经不大,尤其是日本GDP仅仅比欧盟少百分之十几,而且欧盟还有英国这一高储蓄高财政效率的大国。如果欧盟遭遇金融危机,只要美国不印钞票救欧美(因为现在美元紧俏,美联储还是有不少存货的),欧盟有足够的能力靠自己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既然如此,那么欧元向下的压力就消失了。目前欧元的走强背后其实是美元荒。美元紧张不仅体现在美债收益率低下,还体现为海外央行纷纷购买黄金储备(今年前7个月国外购买的黄金中600吨来自美国,主要买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土耳其)。如果美元继续紧缺,那么人民币有可能被动升值;如果美元紧缺形势得以扭转,则欧元会再次承压下行。当然这种形势对中国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