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碰肿了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宝宝出生时头部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从而让头部变型,这在医学上叫做“产瘤”,是新生儿常见的头颅损伤。 产瘤一般1-2周会自行吸收消失。但若是受到外力作用,可能会引起出血、肿胀、疼痛等不适,甚至导致化脓性脑炎或颅内感染,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才能恢复。 但并不是所有的头部长包都叫产瘤。部分家长发现婴儿头部出现肿块,担心是不是由于分娩时产道挤压引起的,需仔细观察该肿块的特点和生长速度,同时注意观察宝贝的食欲、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肿块迅速增大、局部变得坚硬且有波动感,就应提高警惕,带宝宝尽快就医,排除是否由于急性炎症、颅内外急性血管阻塞或是脑出血等原因造成的脑水肿。 如果是轻微的头部碰击,并没有造成明显的肿胀,也不必过分紧张。可以先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恶心、呕吐、嗜睡、精神差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颅内病变;如仅表现为头皮血肿且不继续扩大,可以在家长严密观察下暂时不要进行处理。但如果血肿进行性增大,家长也应尽早带宝宝到外科就诊,进行合理的处理。 对于较小的宝宝,可以用冰袋外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4~6小时一次。对于较大的宝宝,可以局部给予冷敷,或适当给予安痛定等药物止痛,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在医生检查后,必要时可能需要做X线、CT或者磁共振检查,判断头颅内部情况。 如果检查发现宝宝的颅内存在出血,须进一步查明原因,及时治疗,以防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即使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有的宝宝可能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言语不清、肢体运动障碍等。这些都与受伤时宝宝的年龄有关。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受到外界伤害后,症状较轻,恢复较好;而1岁以上的宝宝,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已经比较接近成人,受到严重创伤后,即使经及时治疗,也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预防宝宝出现严重的颅脑损伤,关键是要保护好小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