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幼儿园好进吗?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热议:浙江杭州某女士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学校,花了500多万买房,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读旁边的某公立幼儿园,但没想到还是被拒收,理由是该园只收住附近小区的孩子。最终,该女士通过关系才使自己孩子得以就读。
相信这件事让不少家长感同身受,因为这种痛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痛,更是心理上的折磨。都知道进公立幼儿园难,但没想到居然这么难。但尽管如此,还是想劝各位家长们不要以这样方式让自己孩子入读公立幼儿园,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1、买套房才能上名校,值吗?
不少人看到这个标题,可能都觉得很不值,当然不值,这不是明摆着坑爹、坑妈吗!孩子毕竟还在上小学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阶段,本该是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但现在却要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相信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砸锅卖铁、负债累累也在所不惜,但孩子呢,却整天活在父母的压力之下,这样的孩子健康成长得了吗?也许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他很有可能就会走上不归路。
2、孩子心理可能不达标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受不得一点点委屈,更别说遭受买房、压力、不被接纳等多项打击了,虽然通过关系进入了公立幼儿园,但在他成长的道路上,这样的创伤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家长不能妥善处理,在无形中,孩子就有可能走向“心理亚健康”。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并且是不可逆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解、适应环境以及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从小关心、体谅他(她),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如果我们在孩子年幼时把他(她)当作宠儿,甚至英雄一般对待,而不是在适当的年龄给他(她)应得的管教和体贴,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孩子判入了“心理低能家长”的行列。
3、与其逼孩子到自闭,为何不让他自由生长
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但往往这种思想下,我们却给孩子带来了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使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家庭已经迫使孩子生活在自闭的世界。我们家长应该还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自由并不是放纵,在孩子小的时候,从生活入手,使孩子在生活知识的学习、劳动中逐渐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从小学开始,就让他们参与劳动过程,让他们在课堂上劳动,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自由成长中,让孩子学会自觉地约束自己,逐步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做人之道,才是为人父母的最终追求吧。
4、如果被收取“保护费”,该怎么办
可能有的家长看到这则新闻之后,心中愤愤不平,但是也想弄个明白,如果为了孩子能上幼儿园而被骗,该找谁去说理呢?毕竟这是明码实价、开门见山就写在明面上的“学费”。
相信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很好的环境中成长,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教育孩子的道路也有很多条,作为家长,我们应理性看待社会现象,不能跟风,不能盲目。要给孩子自由,还孩子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