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历史故事吗?
大禹治水是历史故事,因为那是根据历史记载下来的,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传说故事,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舍身为国的精神,受到了后人们的赞颂。
相传,很早以前,在天帝掌管下,人间是风平浪静的。可是到了某种时期,天帝觉得人间风调雨顺太平淡了,于是命令神水洪水泛滥,想要帮助人间洗个“洗礼”,来个“洗牌”。天帝还命令另一个神龟负责把天庭中倒灌过来的洪水引到天南地北。
洪水涨啊涨,一涨就是十年。人间变成了泽国,到处一片汪洋,而神水也涨到了半天高,还越涨越高,丝毫没有停歇。人们只能哭、喊、叫,却半点办法也没有。这时,一个心地善良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自称愿意去治治这洪水。
人们将信将疑,硬是从四面八方挑来了许多青年人同他一起为治理洪水奋斗。这群年轻人日夜辛勤劳动,不停挖着堵河的大山,修着筑湖的大坝,疏通了九曲十三弯的渠道,把神水引入了众多的大湖中以囤积蓄水。经过多年辛勤劳作,大湖蓄满水后,年轻人把大坝挖开,让洪水倾泻而出。
据传,在开封府一带挖出的古积水道,就是当年大禹导洪的遗存。而后,禹继父岗(今洛阳市洛南县),教民治水,为百姓解决了饮水灾荒之困。
当时,天下分为九州,人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州里,互相不通音讯。禹就顺着治水之路,走过各个州,向老百姓问寒问暖,征集治水的各种经验,还教导人们如何养殖纺织,开发新产业。
终于有一天,禹告别了父王和母亲,带着开山斧,登上大禹船,驶向东海,进入蓬莱仙岛,向天下最资深的老鱼翁求教治洪水的方法。老鱼翁告诉禹,要治住了洪水,必须先治住了水神的恶行。在大海浪涛的声声吼叫和鱼翁的帮助指导之下,禹挖开了泰山,向东海东海龙王夺回了镇海天柱神器——定海神针。从此,治水之功已成一半。
禹又前往天庭拜见天帝,请求天帝命令火神祝融把住南天门,以防洪水泛滥四极。接着,禹又去见了天帝的娘娘——织女,请求她利用天上织棉的灵絮,制成千百只纸鸢,向天上洒去,以阻挡乌云,使阳光照耀大地。
接着,禹手持镇海定海神针,登上有毒龙雀守护的昆仑大山的最高峰巅,用定海神针击杀了水神。之后,水神变成了瘟神,到处给人间带来瘟疫。禹求出了降龙术,击死了瘟神,把他的三个儿子捉出来祭给了天帝,消除了天疫。接着,禹又对各个州的水进行了勘察,并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把九州的土地分为九区内。
最后,九区之内修了九州铁枢,以镇住各处险要。又凿开了龙门,使水口畅通,把水引到了九区之中,使五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