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属于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解释: 首先来说,“火”是古代人民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界的客观现象而总结出来的概念,是一种象形的描述方式。 在这个“火”的概念下,人们又进一步将其划分为若干小类、比如“天火”“鬼火”等都是古人对不同来源的火的认识;再比如《说文解字》里说“火,焚也”,这就是后人给“火”下的定义,所以后来的人们就按照这个定义将一些事物归为火一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用“炎”字来做“烈”字的部首的原因。 “焱”和“燚”都是这样的意思,只不过一个是三个火,一个是四个火而已! 所以这些字在现在汉语词典里都当形容词使用,而没有作为名词用来指代自然界的具体的火存在形式(当然也没有必要)。那么对于它们究竟指的是那种火,我们没有必要进行考证,只要知道它们的基本含义即可——因为这种所谓的考证根本没有意义。
其次来说说姓氏的由来吧: 我个人认为,姓和氏的区别,类似于“地名+人名”中的人名与地名之间的区别一样——“某地的人”是一个整体概念,但“某某地”只是一个局部概念而已。 比如,我姓张,那么我是“张家”或者“张家人”的一员;但是我家住哪里呢?我住在“北京”;因此我就成了“北京的张家”或“北京的张家人“中的一员了。 现在我的名字变成了”张三“,那我又是什么家了呢?呵呵,我当然是”张三“人家了……哈哈。 如果要具体到一种事物上,就需要加上一个“氏”字才行:比如说“王五赵六郑七马八李四张十一……”如果非要问他们各自是哪一家的,那就是“某某之民”啦(嘿嘿,开个玩笑,不过这也正是‘’某地之人、某族之人\"的意思嘛)。所以说,所谓“以某某为氏”者,只是说明其祖上是哪一族群中的某个成员罢了----也就是说他是谁家的子孙后代,仅此而已.
至于题主所说的”赫属火,赫连姓却与水有关\"的说法更是毫无依据: 古时候有一个传说叫“三皇五帝”,说的就是上古时期几个部落首领的故事,其中就包括有虞舜、大禹等。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夏禹”的部落首领,于是就封他为姒姓部落的首领...... 由此可知,姒姓最早出现于大禹时代,比周朝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