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行属性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想了很久,写过一个长一点的解答。 后来知乎有人质疑这个问题的正确性,认为古代中国根本没有区分五行的概念,更不知道有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说法。 当时看他的反驳有理有据,让我不得不修改之前的答案。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于是写了下面这篇文章。(为了证明我的专业性,附上本人在知乎上的认证信息) 先摆结论,古书所说的五行其实不是指五大行星,而是指五种物质,而且这五种物质也不是今天所认知的元素。
“五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一篇中。在这篇中,金、木、水、火、土被尊为五行为宗,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五行之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洪范》 而五种物质的名称和现代科学完全对应,也是很有意思的巧合。 但如果据此就认为“五行”说的就是金、木、水、火、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古人所说的五行与今天的元素周期表无关。
在春秋战国及秦代典籍中可见到这样的记载: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者,五常之气也,仁义礼智信也。”——《管子·五行》 “土其行无常,五方因其形。”——《周礼·地官·大司徒》 可见在当时乃至春秋战国,人们已经普遍认同且公认的是,宇宙万物是由阴阳构成的(中医里的阴阳是抽象的概念,并不代表具体的金木水火土),而社会和人则是由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德行组成的。至于土地,则因其形状不同分为丘陵、平原、江河等地貌。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人之三才”或“五行八荒”中的“五行”“八荒”。
这种观点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有明确的记载: “士,地之小者也。自伯仲叔季,其位次弟,所以称士者,其在人的方位,足似士。士者,事也;耕士,农之事也。”——《说文解字·士部》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伯以一乡朝周,天子令王,命诸侯,纳贡品,天子受之,以为民极。民之所往,王为之像,故王字从士,言以众士归往也。”——《说文解字·王部》 所以古代的士人和王,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就是“人民领袖”。而这个领袖之所以能胜人,靠的就是身后的追随者,也就是“士”或者“王”。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代汉语中“五行”的意思: “金”代表西方的白马或白银; “木”代表东方的绿色植物; “水”代表北方的黑漆和水兽; “火”代表南方的红色火焰; “土”代表中央的黄色尘土和人类。 这正好符合阴阳五行说的两个基本点: 一是天上有阴阳两仪,地上则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二是金木水火土各有五色、五形、五帝,彼此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不过这里的土并不是指中央的黄土高原,而是指含土的成分最多的岩石。因为在古代,西方象征白金,属金,所以土指土壤或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