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是个好企业吗?

常顺呈常顺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2017届的本科毕业生,在潍柴国际事业部工作过两年,现在已经离开了。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第一,从个人发展来看,潍柴国际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国际部的业务覆盖范围很广,与各大洲的客户都有联系,所以你在工作中能积累到很多人脉。而且因为你工作的内容需要经常和海外客户保持沟通,所以你英语能力的提升也是肉眼可见的。

我个人感觉我在潍柴国际部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四年里学的要多很多。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司要求比较高,你的直接领导会给你提供非常好的成长环境,只要你愿意学,领导就会想办法帮你达成目标。但是我也注意到有的人可能就不太适应这种高要求的氛围,因为他们可能是从其他央企或国企过来的,可能在一开始会无法快速融入。

第二,从工资角度来看,潍柴国际部对应届生的待遇是比较高的,基本上和你的期望值相匹配(如果你是以找工作的态度来应聘的话)。

第三,从工作环境来看,虽然国际部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出差,加班也有,但都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整体来说工作压力是在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第四,从发展来看,在国际部如果你能力比较强且非常幸运的话,可能会有机会参与项目投标,这是能够给你带来巨大回报和高收益的机会。但这需要你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并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潍柴国际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有些领导素质较差,在管理方面比较封建和粗暴;比如一些老员工的工作方式比较迂腐,缺乏新意;再如一些规章制度比较僵化,执行力度较大等。但是这些缺点在你刚入职的时候是很难看清楚的,或者有认识偏差,只有当你真正融入这个集体后才会发现。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工作单位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祁艾麟祁艾麟优质答主

在很多人眼中,潍柴是个好企业,但是这个好企业却是充满着狼性的企业,它就是靠狼性文化和管理文化一步步走向了企业成功的道路。

在潍柴的“狼文化”里,其最核心的部分就在于: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潍柴的创始人谭旭光曾对外表露,他在日本考察研究期间,深刻地了解了日本企业为何能够在经济水平大幅度落后的时期成功实现经济腾飞的原因,即“狼性文化”。这一文化是推动日本企业不断努力拼搏进取的精神源头。

正是在受到日本这一文化观念的冲击下,谭旭光回到了中国,回到潍柴,着手创建了符合国际水平的企业文化。而“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口号,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提出的。

谭旭光一直倡导着要让每一个潍柴的职工都能够有危机感,并且要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有狼性,要让全体员工都认可潍柴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实现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只有在企业文化真正能够“本土化”了,“不争第一,就是在混”这样的宣言才能够落到实处。

这样来看,其实,“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口号本质上讲就是要要求企业在所有的工作当中都要有挑战的斗志,要敢于同最好的企业去进行较量,要敢于向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去学习。同时,这一口号的提出,也是对全体员工要敢于向困难挑战的挑战,也是对全体员工要敢于去争夺第一的挑战。

当然,一个口号,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奖励作为支撑,也是无法落到实处的。为了促使企业内部“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口号得到真正落实,潍柴集团在物质奖励的分配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为了能够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性,潍柴集团提出了“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的新方法。此外也建立起了绩效指标的“跟踪-考核-激励”制度。该机制的建立,使得全员的“利益”与“挑战”挂钩,而“挑战”与“绩效”相连,这样员工的收入就会随着“绩效”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绩效”的减少而减少。通过建立起“收入能增能减,职位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潍柴成功地实现了全员参与绩效管理,这一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从员工的内部激发到外部激励的双重管理,极大地促进了潍柴集团的企业文化真正落地,为“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口号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