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怎么分的?

太叔月轩太叔月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一个固定的交配季节,也就是发情期。 古人又通过对观察发现,每年的这个阶段大多数动物都是出生或者死亡,而只有人这一物种是生生不息的。 于是古人就断定了:人(属相)与年的关系类似于大月与小月的逻辑关系,多两个月少两个月的年份是没有的,“人无完人”。 年与月的关系类似于大月与小月的逻辑关系,没有一个月是30天的,也没有一个月是29天的。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十二生肖。

关于十二地支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的著作《论衡》里。书中这样记载:“辰、巳加寅,岁在戊辰;卯、辰加寅,年在甲子;寅、卯加丑,月在乙丑……”这里提到了“年”“月”,却没有提到“日”和“时”。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计时工具非常不完备,不可能精确到分、秒,所以“时辰”的概念在古代是比较模糊的,经常与“刻”这个单位混淆。 直到明末,西方的天文学逐渐传入中国,人们才开始用“太阳历”计算时间,也就是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30天或31天为基准,每天以24小时为基准,每个时区对应一个小时的时间差。这就是现在的公历纪元。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按农历记日的习俗。

现代人类学研究还发现,由于“十月怀胎”的说法存在,女性月经周期的长度普遍低于男性平均寿命/2,再加上古代医学的不发达,导致女性在生育年龄不得不依靠阴历计年以便准确估算自己的排卵期,在“双阳”之年容易受孕,从而保证种族繁衍。

强永良强永良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形象中,成为民间形象中代表各自的十二属相,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那么十二生肖是怎么分的呢?

生肖的计算是以农历新年为分界线,农历新年从子夜十二点开始,每个小时为 一个时辰,属于一个生肖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属鸡人是酉年出生的,无论你在酉年中什么时候出生的,都是属鸡人。

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夜11时到凌晨1时),第二个时辰是丑时(凌晨1时到3时),第三个时辰是寅时(凌晨3时到5时),第四个时辰是卯时(上午5时到7时),第五个时辰是辰时(上午7时到9时),第六个时辰是巳时(上午9时到11时),第七个时辰是午时(上午11时到下午1时),第八个时辰是未时(下午1时到3时),第九个时辰是申时(下午3时到5时),第十个时辰是酉时(下午5时到7时),第十一个时辰是戌时(下午7时到9时),最后一个时辰是亥时(晚9时到11时)。

每个生肖年从什么生肖时辰开始,下一个生肖时辰又是什么生肖时辰,下下个生肖时辰又是什么生肖时辰,以此类推,一直到下一个生肖年。一个生肖年都是从子夜开始直到下一个子夜,每个生肖时辰都是两个小时。

在中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十二生肖中哪一种动物。十二生肖和人的年龄不是同步增加的。子鼠年生的属鼠,丑牛年生的属牛,寅虎年生的属虎,卯兔年生的属兔,辰龙年生的属龙,巳蛇年生的属蛇,午马年生的属马,未羊年生的属羊,申猴年生的属猴,酉鸡年生的属鸡,戌狗年生的属狗,亥猪年生的属猪。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十二生肖是吉祥物,也是个人的身份象征,因此人们会利用生肖年(即本命年)给自己祈祷一番,以求在这一年中吉祥如意,大吉大利,万事亨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