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出什么生肖?
“鸡鸣而犬吠”,《诗经·国风·魏风·园有桃》里提到“虫飞而鸟鸣”、“月出皎兮”;屈原的《离骚》中则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说明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利用观测日、月、星的位置来判断时间了。 不过,古人所说的“时”和现在我们说的“时差”可不是一回事。他们观察的是天体在东方出现的时间(即“曜初”,“曜”读作yào)。
《礼记·月令》说:“孟春昏见卯中,曰旦明也。”这就是说,当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而在东方尚未露出的时候,人们看到卯字中间的竖画(即“卯中”),就是所谓的“旦明”,也就是今天的黎明。再往前推12个小时,也就是现在夜晚的这段时间,古书上叫做“黄昏”或“昃”,是指太阳位于西方,下落的过程之中。至于从月亮被我们看到到它西沉入地平线之间的一段时间,古代称之为“下晡”或“暮”。
我们中国古代是先有了对“昼”“夜”的概念划分,而后才有了“时”的概念的,这和我们现在一晚上分为上半夜和下半夜正好相反。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在某个特定时期,人类为了精确地记录时间的变化,把一天划分为24份,从而发明了“钟”这种计时工具呢?我认为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要强调的是,这种“以刻计时的计时器具”,跟我们现在用的钟表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现代实验室里的原子钟,是以纳秒为单位的,而我们的祖先发明的这种工具,估计最小单位也是“日”或者“旬”,否则无法应用于农业生产或其他需要非常准确计时的情况。也就是说,这种工具的计量精度根本达不到现代原子钟的程度,只是一种粗略的计时器而已。而且,这种工具必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且难以标准化,所以,它只能作为衡量时间的参照物,而无法作为判断时间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