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草有什么作用?
白骨草为莎草科植物水苏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田边菊、地边草、水苏蓟、鸡冠菜等名。其味辛甘,性平,归脾、胃经,主要功效是理气宽中,活血止痛。 水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今之薄荷,古谓之薄荷、兰香。叶似薄荷而厚大,香气亦然,只是辛辣稍轻,入药更妙。”并引《滇南本草》云:“治一切筋骨疼痛。”现代研究证实,薄荷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镇静催眠、抗抑郁、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等作用2-7。
笔者在临床上用水苏治疗肝肿大、肝区痛,疗效显著;用治胆囊炎、胆结石,效果也不错。 1983年,笔者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时,全身黄染,食欲差,恶心厌油,腹胀腹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经查转氨酶升高明显,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蕴结证)。当时服用中药汤剂(方剂略),并配服水苏散,每日3次,每次6~8克,服药后肝区即不痛,腹胀减,大便畅,肝功能逐渐正常。 另外,笔者在治疗肝胆结石,包括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均收到良好效果。用法均为水苏6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天。一般服药后24小时内,疼痛缓解或消失,黄疸消退,发热退去。个别患者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可达五六次,呈稀便,但无脓血。
提示:非肝胆道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应禁用。因含挥发油,不宜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