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营改增吗?
提到小贷公司,人们可能就会想起前段时间的小贷公司“踩雷”事件。在供应链金融的风口之下,小贷公司跨界涉足供应链金融,有的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却“踩雷”连连,“踩雷”的公司甚至要求小贷公司全额购买信贷资产,以抵销供应链公司的涉诉风险。
在转型数字化过程中,小贷公司遭遇“瓶颈”。一方面,小贷公司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弊端不断显现。一方面,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小贷公司还难以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媲美。
而在全面营改增后,小贷公司的成本又将增加。据测算,小微贷公司平均一个亿的总成本中,营业税及其附加税约450万左右;增值税约710万左右,而附加税约250万左右(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800万,且不选择专营业务选税率,需缴纳附加税)。也就是说,实行增值税后,小贷公司的成本将增加260万左右。
虽然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但是小贷公司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小额贷款公司发起设立至2015年6月末,全国共有56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规模达到4636亿元;其中,湖北省的小额贷款公司最多的省份,达到了69家。
虽说不能“大展拳脚”,但小贷公司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一方面,作为金融服务业,小贷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地域和行业熟悉度方面的优势,在贷款领域深入探索;另一方面,小贷公司也可以将业务向其他方向延伸,如在银行的基础上,探索普惠金融的新模式等。
正如武汉众和投资集团总经理肖峻所言:“作为地方性金融企业,小贷公司理应积极担负起本地小微民营金融服务商的角色使命,深入探索金融普惠新模式,通过精准服务,努力提高小微企业的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切实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