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资产负债表怎么看?
央行的资产方包括:国外资产(外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对存款性公司债权(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买断式再回购、其他中央银行余额)、对政府净债权、其他债权。
负债方包括:政府存款、财政存款、金融机构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间往来、其他存款等),还有流通中的货币M0。
一、存款性公司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是指除了央行外的全部存款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简单来说,就是“银行”。
二、国外占款
在资产端中,国外资产占了总资产约70%。
国外资产包括外汇、黄金、其他国外资产三部分。其他国外资产很小,暂不考虑。
外汇占款是因国家通过买入外汇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我国的外汇主要来源于贸易和FDI,因此央行释放的本币(基础货币)和外贸、外资有较大关系。从外汇占款的同比增速与出口金额同比增速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变化趋势高度相关。
基础货币通过国外资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政府存款这三个渠道变动。外汇占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且受外贸、外资影响较大。
(1)国外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对应资产是外汇、黄金等国外资产,负债是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增加,这部分主要以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在。
(2)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投放基础货币,从央行资产端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变化,资产变化也是外汇、黄金等国外净资产;从负债端看,对应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变化,也是主要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形式存在。
(3)财政存款的变化影响基础货币,财政存款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投放了基础货币,从央行资产端看,外汇、黄金等国外净资产变化不大,央行资产变化较小;负债端变化相对较大,财政存款增加时,对应基础货币下降,一般对应M2下降。
三、M0、M1、M2
简单来说M0=M1-M2,M1=M2+企业活期存款,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
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M0,对应流通中货币,也就是现金。对应资产方的国外净资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的变化,对应负债方的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主要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变化。
简单地说,央行资产负债表跟M2的关系就是:基础货币(M0+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投放了,银行就有了放贷的能力,就有了创造存款(M2)的能力。而M0、M2是货币供应量,M1也是货币供应量、也是经济活力指标。
四、扩表缩表
“扩表”指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变大,“缩表”指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变小。
国外净资产减少,同时,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从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来看,其规模并没有变。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扩表、缩表。真正“缩表”的是国外净资产减少导致的总资产减少,而非某些资产的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