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月胎神?
民间流传的“胎神”,其实主要指的是孕妇本身,以及她所在的位置。 “人受气于母,形实父精聚,五方不同位,中部惟正神。” 这里首先提到了“母”(孕妇)、“形”(胎儿)和“父”(精液)的关系;其次指出了“胎神”所在的方位——中间(脾胃之所)。 这实际上暗含了古人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宋代《洗冤集录》卷四引《产宝》曰:“人之受妊,元气藏于五脏六腑之中,外复有腠理闭塞之。其胎气充盈,五行布旺……至三月之后,五脏生气,化为精血,以供胎气。” 在古代医学体系中,人的脏腑被置于中心位置,周围则有经络、腧穴如环无端地分布。 五脏之中又以脾土为中心,中医里脾又被称为“后天之本”,意思是它像大地一样承载诸脏。
现代医学也认为,腹部是人体器官集中之地,又是内脏直接与外界相通之处,通过合理调适,可以保持内部平衡。 正因为这样,古人才把位于中部的“胎神”定位在脾胃之所。 因为“胎神”是随孕妇位置的变动而变动的,所以古人告诫:“每移席,宜先问‘胎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