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字的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吐,吐气也”,所以从偏旁部首上看,吐字属于“口”部。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中说:“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淡走皮肤。”根据这一理论,吐字应该归属于辛味。
辛味的含义比酸、苦、咸都要宽一些——“辛者,金味也。万物成实,皆归辛金。辛者,新也,物之成功者也。”“辛散,故能入肺,布行血脉中,透发毛皮,使阳气得施。辛者,阴中之阳(阴阳中的阳),故能入阴,而通水道。”可见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但是,辛味过于宽泛,需要更细致地划分。《本草经集注》做了很重要的工作,将中药分为七情——单行、子母、草石、谷菜、人兽、米蜜、有虫(虫药),其中“人兽”又分有人“五脏应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五情,有兽的“筋骨肌肉”二情,共十情。这里的“人”指药物,“兽”也是指药物。
据此,我们可以将吐字归为“人”情,再细分,属于“心肺”二脏。为什么呢? 因为肺气宣发,主治口鼻咽喉等上部的疾病;心的功能包括主血脉和君主之官,主管人的精神活动。肺病及心系病,常常出现烦躁、抑郁、悲伤、喜悦、易激动、易怒等精神症状。
凡是以治疗心肺病的药物,大多具有疏散、宣畅气血的功能。比如麻黄可发汗平喘,是肺经要药,也是心经引经药,治疗伤风发烧,气喘咳嗽;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既治肺气闭郁,又治心血瘀阻;桔梗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既能活血,又可通气—这些药物都属于辛味的范畴,都可以用来治疗因心肺郁热导致的痈肿疮毒、口舌生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