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属于五行属什么?
“属水”是误解,应该是“属火”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描述 “羮,羹器也。从皿,更生声。”“羹”就是放调料的碗,这显然是指放有辣椒、酱油等佐料的饭菜。 《汉书·律历志上》中,有这样一句解释二十四节气的话 “清明风,生浊气,炎天土。其病昏闷。”“清明风”即农历二月春分期间吹的季风。孟春时节气温回升,但天气尚未炎热,所以用“清”形容风是不合适的;而“明”也指不到特别热的时候,温度尚能接受。只有到了盛夏,太阳高度角达到历年最大值,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出现在农历六月小暑节气前后,此时风才“盛”。因此夏至三候应当是“一侯鹿角解(阴阳角开始分化,雄鹿长出犄角)二侯蝉始鸣三侯半夏生”。
汉代的月令词赋中还有“白露降。禾熟。初侯鸿雁来,二侯玄鸟归,三侯群鸟养羞”(《艺文类聚》卷三十引西汉班固《白虎通德论》)的说法,可见“寒蝉鸣”应该在立秋。 而“霜降”在农历九月,“小雪”在农历十月,“大雪”在农历十一月。冬至在三九,小寒在四九。也就是说,冬至到来之前,气候由冷转暖,由温变暑的过程是先“蒸腾”再“升华”,属于典型的“阴虚生热”。《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就有 “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解释。
《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火生土”和“土生金”的论述,却唯独没有“木生火”的解释。其实,所谓“心之疾”,其实就是现代所谓的“心脏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炎症性心脏病(心肌炎)。而“脾之疾”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脾胃病,包括胃病和肝病。这两种病都是现代人高发的疾病。 为什么要讨论这些古人没有说的病因?因为这些因素正影响着人类基因的表达,从而对人类体质产生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