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是什么生肖?
“莴”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 “莴,草也。一名蘧菜,生池泽中。茎叶嫩时可食。” 可见,莴即是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的总称,可以食用。而且,这种草本植物在古代还是一种贵细药材。
清.吴球 《本草求原·蔬菜》:“莴,《唐书》谓之莴莱,其蔬嫩时,颜色淡绿,茎圆而脆,无茸毛,微有筋脉,味甜。” 又清.朱震亨 《本草衍义补遗·菜部》:“莴,生者气香,鲜脆而微苦;熟者色黄,甘而带涩。” 由此可知,古人说的“莴”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水生物,颜色呈绿色,生食略带苦味,煮熟后变成黄色,味道甘甜。现在常见的莴苣也就是唐代以前的模样,植株高大,叶片较大,颜色深绿,茎粗壮且表皮薄,口感清脆,略带苦味。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莴”是现在的莴苣吗? 其实,严格来说,古代的“莴”不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莴苣。因为,我们所说的莴苣(Lactuca sativa)属于菊科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据现代科学分析,莴苣属大约130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北美等地。其中,有80多种产于欧洲,20多种分布于北非。而中国古代的“莴”则属于泽泻科(Hydrocharitaceae),是一种多年生的沼生草本植物。
《中国植物志》中的描述如下: “荸荠属(Hydrocharis),该属共有67种,我国只有2种。本属植物生长在淡水或咸水中,通常具有肥大的根状茎和粗短的茎,茎多分枝,表面具沟纹和纵棱。叶基生,呈莲座状,宽披针形,边缘微波状或具锯齿。花葶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顶生,花很小,白色,花瓣5片。浆果黑色,圆形,有种子4-6粒。花期5-6月,果期7-9月。"
可见,古代的“莴”与现在的莴苣完全是两码事。古代“莴”的形状像荸荠,只是形状相似,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物种。用现代语言描述“莴”的样子大概是这么样的:长长的根状茎,上面长着肥厚的叶片,开白花,结黑果子......这明显是湿地草本植物的形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