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婴儿有黄疸怎么办?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2-5天出现皮肤、黏膜发黄,一般足月儿在生后7-10天左右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3周左右。 黄疸程度可以很轻(呈浅黄色)甚至看不到,也可以很重(呈深黄色);全身各个部位(头面部、躯干、四肢)都可以有,但以皮肤和粘膜(眼白、黏膜)为主。
2,病理性黄疸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往往伴有其他症状,且较严重。 比如,宝宝存在体温不正常、进食不好或者食欲差、睡眠不安,尤其是夜里有频繁哭闹等情况; 又或者,宝宝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烦躁、抽搐、呼吸困难等。 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诊,找医生判断原因,并进行处理。 如果怀疑与溶血等相关疾病有关,可能需要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溶血相关的抗体等等;
如果是感染导致的,可能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怀疑是肝胆疾病引起的,需要做相应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如B超、CT等等。
3,母乳性黄疸 有些孩子在出生后三天到十天内会出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满月前后消失。这主要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孕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婴儿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间隙水分增加,引起水肿。另外,初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相对较高,而随乳汁进入孩子的胃肠道,可能会造成孩子过敏或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需注意饮食调整,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导致孩子过敏的食物,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妈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如果宝宝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并且逐渐消退,则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