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有没有副作用?
说到 膏药,那真是历史悠久啊! 《礼记·郊特牲》中就有记载,周天子分封诸侯时,有“献俘、赐爵、命卿、命车、命服、命字”六仪,其中就包括了“命膏药”这一项。 “膏”最早出现在金文中的形符是“膏”,指用油脂涂饰器物;“药”的字形演变过程相对复杂些,最早出现的是“藥”,像植物上附着病菌或昆虫的形状。可见在商代晚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膏”和“药”这两个字的含义并分别使用了。
而由“膏”“药”二字构成的“膏药”一词,则最早见于晋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膏药”意为用药膏贴敷病处,用于治疗疾病。 从商周到魏晋南北朝,“膏药”的概念始终没有太大变化,使用也较为广泛。但在唐代以后,“膏药”的使用却渐渐少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医开始盛行服用丹剂(就是把矿物、药物研末制成丸、散等剂型服用)来治病。
直到清代才出现了有关膏药的专门著作——徐大椿著的《本草笺证》。在这本书里,对中药的作用机理、炮制方法等都有了较为科学的解释。此后,关于膏药的医书陆续出现,到民国时期已经达到几十种了。这说明膏药的药用价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虽然膏药的使用历史久远,但具体的成分、制作方法等的记载却不够全面,有些配方甚至只有师父传授,徒弟记录,再代代相传下来的形式存在。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地方所使用的膏药,其有效成分、制作方法乃至名称都可能有很大差异。
那么,这种差异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只不过毒性或者副作用的大小因人而异而已。所以,无论使用哪种药物,都要先了解它的毒性及副作用,以便做好应对措施。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膏药的主要成分为天然药物矿物,如赤铁矿(含Fe2O3)、石墨、石灰石(含CaCO3)等,还有蜂蜜、植物油等辅料。 这些成分本身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膏药中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机体衰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膏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免疫能力提高,缓解肌肉疲劳,改善神经功能,保护组织器官等。膏药确实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副作用均较小。 对皮肤的影响。局部应用膏药,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皮肤损害,但若长时间连续使用,也应考虑是否有皮肤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用。也有报道因使用膏药而导致皮肤破损、皮肤感染等情况的。所以对皮肤有损伤,应停止使用,及时治疗。
对黏膜的刺激作用。部分膏药具活血通络的作用,因此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应及时停药,给胃肠道一个调整适应的时间。
其他副作用。个别患者在使用膏药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嗜睡、失眠等情况,这些都是由于穴位刺激导致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停止用药后症状会逐步消失。